“叮咚”,手机屏幕亮起。
“你收到了一条新的信息”。
“好友某某向您发送一条新的消息。”
淡淡地焦虑犯上心头,注意力被分割抢占,眉头一皱,深呼吸。
手头的事情被迫停下,点进一条条信息,却掉进了信息黑洞中。
或是无法处理、或是难以理解、或是频繁跳转、或是无所适从……
这是我近期时而感受到的信息洪流。
这或许也是我们,处于信息时代的人的真实感受:
“信息焦虑”。
1989年,美国学者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之后“信息焦虑”被定义为“一种不能访问、理解或者利用所必需的信息时的压力状态”。
对我来说,不只是“信息焦虑”带给我不好的体验,更可怕地是“信息焦虑后遗症”对我的生活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 难以长时间专注,注意力容易分散;
· 心浮气躁,静不下心来做事;
· 长时间处理信息后情绪低落,注意力消耗殆尽,没有干劲和动力……
不过,最近,经过我个人的实践和感受,我发现了一个治疗“信息焦虑后遗症”的好办法: 去做一些简单的手工艺品。
比如涂娃娃、手绘油画、积木拼搭、折纸等等。
下文从“为什么”和“怎样做”两个层面向你分享我的经验。
01.
为什么可以?
① “心流”状态引你走进“世外桃源”
在不久前的一个下午,我和一个好朋友一起去市中心的广场下去涂娃娃。
那是一个漏天的摊位,摆了很多红色的小桌子和小板凳,供顾客涂画。
卖酸奶的小贩调大音量,生怕被隔壁游戏设施聒噪的音乐所淹没;商场内外人头攒动、形色匆匆,吵嚷声此起彼伏;人行道上,推销员拉着不耐烦的行人的胳膊,强行销售……
但是,在这个小小的摊位上,坐在这里的人们的神情是如此的不同:
专注、认真、宁静、投入、沉浸、平和、纯粹、忘我。
这是一群处于“心流”中的艺术家。
这样一小群人坐在一起,虽然是各画各的,但是好像自然形成了一个“世外桃源”,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刚开始来涂娃娃的孩子偏多,后来一些路过的成年人经过,不少人也坐下来拿起画笔,一张桌子可以同时坐几位画画的小伙伴。
看着看着,我突然意识到,并不是人们有多喜欢、或者多想要一个漂亮的娃娃。
而是人们太想要在这个喧嚣吵闹的世界里寻找一个宁静的地方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这个快节奏前进的生活中短暂停留、放慢脚步,寻找那个纯粹的“心流”中的自己罢了。
②低门槛让人人均可成为小小艺术家
在今天早上,我和一个好朋友一起去了一个室内的手工艺品制作摊位,选了一幅中型的手绘油画,涂了一个多小时(看起来还不错吧~)。
临走时,我看着这一个多小时的成果,由衷地感叹:“从消费者体验的角度出发,现在的生产者真是用心良苦,他们降低了油画创作的门槛。”
高二在学校美术展览里,欣赏油画作品的羡慕或许在今天得到一丢丢安慰吧。
③收获及时的正反馈和满满的成就感
无论是家里妹妹巧妙的折纸玩具,一张张彩纸的小心机,需要动脑筋才能拼出完整的动物图案。
还是同学家里精美的乐高玩具,通过自己动手组装搭建简单的积木块,用心情装点温馨的小卧室。
一个简单的工艺品制作不需太长时间,也不需过高成本,通过自己动手在创造性的工作中找到快乐,真的幸福感满满。
02.
怎样做?一些注意事项
为了让大家尽可能获得愉快的制作体验,分享我在几次实践中,学习到的一些经验:
如果是初次接触某项工艺品制作,请一定从简单的入手,一般来说会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一些工艺品看着个头小小、容易上手,实际上也需要“匠人精神”才能做好,所以制作前请明确:
①.制作需要的时长
注:当天完不成大概需要明确多长时间可以完成,然后合理分配到每一天中。
②.自己有充足的空闲时间耐心创作
(我就是因为有事着急,娃娃涂得有点不太行🥺)
③.制作能力和自己目前水平的匹配程度
(人还是要有自知之明的啊!)
④如果是第一次做,最好找一个有经验的朋友,一起制作、多加学习是不错的选择呦。
2023.7.21
王景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