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有剧透,建议没看过电影的先去电影院,绝对值回票价。
原著
很早之前就看过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原著,当时是先看的《三体》,然后一口气把大刘所有的科幻看了一遍,大呼过瘾。这本流浪地球写的很好,篇幅不是很多,但是场面宏大,通过危机事件把全人类团结到了一起。
电影前的感想
主要是想着怎么用电影的形式去表现这样的一个宏大的场景,还有书中一些政治的斗争,人性的黑暗面,怎么去表现,是否能过审。同时,又对电影抱有很大的希望,万一拍的很好,中国的科幻电影是不是就有希望了。
带着疑问买了票,我看的是IMAX版本,选位置的时候已经没有中间的了,只能选一个不算太靠边的位置。到了电影院,居然要排队进场,看来收欢迎的程度还很高。
观后感
电影一开始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全程无尿点,建议提前去厕所。
整个故事很宏大,因为太阳寿命到了,要膨胀爆炸,整个太阳系文明将不复存在,所以人类需要逃亡,只是这次选择是和地球一起逃亡,寻找新家园。电影没有选择原著太靠后的故事,也没有把政治黑暗面过多的展示出来,而是选择了和木星较劲这一个具体细节作为整个电影的重点,我认为选的很好,是一个能发挥电影最大特长的场景。如何借助木星引力实现加速是逃亡的重中之重,如果没发挥好,就失去了逃亡的机会。电影对细节的把握很好,能够看出拍摄中的用心,不管是领航者空间站、行星发动机,还是运输车都透着浓浓科技感,应该是有航天专业的人在做指导。电影中多次提到了“洛希极限”,整个片子对物理学很尊重,虽然科幻,但是让观众好接受,也是认真的一个表现。其实,我对地球流浪后期加速到接近光速感兴趣,希望以后有机会能看到。
电影没有把重点放在爱情上,而是选择了家庭亲情和人类前途两个点,并且把冲突时体现的淋漓尽致。首先,绝大多数人的选择都是先为了保住地球,尽自己一份力。然后,当知道地球已经不行了的时候,绝大多数人的选择都是尽快回家,和家人一起团聚度过最后的几天。一个是小家,一个是大家。保住地球的目的是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同时也是为了每一个小家庭的延续,最终人类不是冷冰冰的机器,人类的选择是有温度的。
吴孟达是电影的三号主角,饰演的的是爷爷,背负了很多的责任。话不多,但是目光很坚毅,内心很平静。努力的工作,努力的带好两个孩子,把孙子培养成了一名出色的工程师,最终由他拯救了地球。最后,平静的离开。电影里很多人都是和爷爷一样的默默工作奉献的人,这些人一起创造了流浪地球的奇迹。
电影里的妹妹原来是不家庭成员,是在一个事故中被大家救出来的女孩。不管是爷爷爸爸还是哥哥,都把这个女孩保护的很好,把她当做家人,给她一个家,也让她又找到了家的感觉。家既是一个小圈子,又能容纳新的成员的加入,这个圈子是可以扩大的,人性是伟大的。妹妹从一开始对“希望”的不屑,到最后在广播里对大家喊出“希望是这个时代最珍贵的东西”,感情得到了升华。我记得《灌篮高手》里安西教练说过一句话,“如果你放弃了希望,球赛就已经提前结束了”。“希望”是最最珍贵的东西,不仅仅是在流浪地球时代,在现在,在当下,也是最重要的东西,只要还有希望,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创造奇迹。
我在电影里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来自救援队长,在考虑是否要点燃木星的时候,他说“我宁可同归于尽,也好过坐以待毙”。是的,永远不要选择坐以待毙,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永远不要放弃。死则死矣,总是要拼尽全力,努力过就不后悔。
写在最后
以前看了太多的美国人拯救美国,拯救世界,拯救人类,这次《流浪地球》是中国人拯救了整个地球,感觉没有丝毫违和感,挺好。
有人说,大年初一的《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我觉得《流浪地球》和大刘的IP称得上这个称号。希望未来中国能拍出越来越多的好电影,希望未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登上大荧幕,希望未来作为航天人的我也能做点贡献。
希望是最珍贵的东西,永远不要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