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重度学习者的学习反思!其中包含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应该学习哪些知识?学习知识过程中的方法论以及对学习成果的运用。
网络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让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走进别人的生活,了解别人的生活状态。通过互联网你会发现那些认知水平极高的神人。他们可以一分钟之内给你解释清楚一件事情,帮助你分辨原本非常混淆和模糊的事物。他们可以高效工作和生活,在工作、演讲、运动、兴趣爱好之间游刃有余。我艳羡的同时发现他们就是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通过反思、刻意练习不断精进自己,从而让我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也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对经验的总结、自我反思和升华的能力。下面就起篇谈谈:知识管理和认知优势。
什么是知识
韩寒说过一句话:“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很多时候我们在理性层面看似知道了一些事,但是这和我们真正把它“内化”(Internalize)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还距离很远很远。很多东西我们之所以做不到,是因为我们只是脑子懂了,而身体没有懂。所谓的“身体懂得”,就是感性层面的认知。
学习无非是三个目标:一是解释问题,二是解决问题,三是预测问题。学习的最终结果就是从“理性层面”的认知跨越到“感性层面”的认知,就是改变行为。而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提高我们改变认知或行动的速度。
只有能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如果你看了一篇文章之后点头称是,然后生活照旧,那么这篇文章和其他所有类似文章一样,都只是一个信息。只有你看我一篇文章、了解一个观点之后,受到启发,改进了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者做事的方法,这个信息才是知识。
换一种角度看,衡量你的学习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是:学习之后,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得到了改变。如果你学习之后和学习之前,思考和行动都一样,那么显然这样的学习是无效的。“知乎”上的文章,如果你不去阅读,它就只是一些数据;而当你阅读了内容之后,它就成了信息;但只有你知道了如何改变你的行动,信息才变成了你的知识。
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习
人类进化至今,能够雄踞全球,就是因为人类可以不断的发明创造新工具。飞机、轮船改变了交通和航运,集装箱改变了世界。相比于马车和木板船,工具是不同的。
知识与知识也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要比另一些知识能够更加深刻地改变我们的行为。比如,在野外遇到龙卷风,你知道应迅速向龙卷风前进的相反方向或者侧向移动躲避,而不是试图与龙卷风竞赛。
不过,如果你懂的离心力的原理,你就不仅仅能够成功躲避龙卷风,你甚至能造出洗衣机或者流星锤。因为离心力作为一种规律,它的应用更广泛,更普遍。
像离心力这种能够更广泛、更普遍地指导我们行动的基本规律、模型(思考模型)暂且把它称为“元知识”吧。这些元知识比其他知识威力更大,能给我们带来关键的影响。比如:要想骑好自行车,关键不在于你学会了多少种踩法,而在于你是否能够掌握平衡;要想学会游泳,不在于你蛙泳的姿势是否标准,决定你能游多远的是你是否能够学会换气。
执行能力,专业能力,结构能力
对于知识的学习是不是越多越好?有的人一年能看一两百本书,精通多项技能,成为现在流行的斜杠青年。“斜杠”这个词来源于英文“slash”,是《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马尔齐·阿尔博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中提出的概念,意思是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他们可能有份朝九晚五的工作,而在工作之余会利用才艺优势做一些喜欢的事情,并获得额外的收入。比如:写明朝那些事的当年明月(石悦),写法医秦明的秦明都是典型的斜杠青年。最为著名的斜杠青年就是马斯克。他用“第一性原理”思考问题,用最基本的原理来改变一个行业,从最本质的规律去思考、解决电动汽车电池的问题。跨界的学习,从多元的视角提升认知的深度,做到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大学是分学科的,上大学选择某个专业,学习专业知识就够了。但工作和生活中不是这样,要想解决好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就要学习与解决某一类问题相关的所有核心能力。这一点,一定是突破专业限制的。
我们所谓的专业,比如产品管理、市场营销、用户运营、数据分析,其实只是人为制造的分类标签罢了,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按照你划分的标签在各个专业之内单独运行的。例如:一个互联网产品生命周期往往涉及到理解用户、产品研发、产品运营等多个要素。可是我们所谓的专业,并不管这些:你学好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市场细分等概念,就可以毕业了。这种认识,会极大低阻碍我们学习真正应该学习的知识。
只有跨界的学习,让自己具备类比的能力,才有可能将其他领域的创新应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比如临床上有项技术,是利用超细针管降低外科手术对人体的破坏性。有位麻省理工学院工程系的毕业生,就把这个技术用到了红酒上,咋应用呢?咱都知道开红酒一般都是用那种螺旋形的开瓶器,但这有个问题,就是瓶塞打开以后,如果酒一次喝不完,会因为氧化而变质。这位麻省理工的毕业生正好是位超级红酒爱好者,他特不能接受这点,于是就借鉴医学上超细针管的技术,发明了类似的装置,可以不用开瓶塞,而是通过超细针管直接从瓶子里把酒引出来,同时往瓶子里注入惰性气体,这样就解决了变质的问题。
跨界学习三种能力
学习就是为了提高我们解释问题、解决问题、预测问题的能力。如果从能力这个角度理解,我们一生就需要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
(1)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
(2)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
(3)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
所谓公共基础课,就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用到的执行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资料保存、商务礼仪、沟通谈判等等。市面上有海量的书籍在介绍这些知识,我们学习和掌握起来都比较方便。在这个层面,我们的学习就好像士兵训练踢正步、瞄准和射击这样的军事基础技术一样。
而专业必修课,就是我们所选定的专业方向。正如前面说的,这个专业不是指学校划分的专业,而是指能够打完整战役、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在这个领域里,你要跨学科地思考、解决问题,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而这种系统解决问题的知识往往是内隐的,需要我们在不断实践、思考的过程中,领悟到跨领域知识交汇的微妙之处,从而灵活地把多个学科之间的知识随时调用,打赢一场战役。在这个阶段,我们的思想认知更像是一个指挥官:精准恰当地调动步兵、炮兵、空军、坦克、侦察兵和狙击手,让他们在正确的时机,出现在正确的位置,胜利完成任务。
而通用必修课,就是要掌握元知识,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结构与规律。我们从事的领域是如何产生的?影响这个领域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什么?有哪些规律会普遍地影响这些事物?这就像在深刻理解一场战役为什么爆发,会以什么样的脉络发展,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究竟是什么一样。抗日战争初期,多数人还在讨论中日之间的武器差异、国力差距的时候,毛泽东就思考到了底层的规律:中日战争的底层决定因素,是中国战略空间的广阔与日本需要速战速决的压力。所以,影响战争的基本动力结构是空间和时间的博弈。如果能够促进以空间换时间的结构发展,那么战略局势将对中国大大有利,而对日本极为不利。所以,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就成为经典的战略研判著作。
这是每个人都应该训练的结构能力。但是我们大多数人投入80%的时间学习执行能力,投入20%的时间不完全地学习专业能力,而几乎没有投入时间提升结构能力。然而,二八定律告诉我们:20%的知识决定80%的结果,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结构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上,通过掌握元知识做到游刃有余。
如何提升认知深度
怎样才能提升认知深度?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才算深度认知?
让我们先看几个例子。比如,有人问:为什么北京房价那么高?有两种答案。第一个回答:都是炒房团搞的!第二个回答:北京的土地供应稀缺,而高购买力人群又过度集中,所以推高了价格。
再比如,有人问:怎么增加团队的协作力?第一个回答:领导要经常开会强调!第二个回答:人的协作力来自对于团队的认同感及共同的奋斗目标,其中共同的奋斗目标以及参与感都很重要。
这些回答里,你有没有发现第二个回答似乎比第一个回答更有深度?如果把第二个回答称为有深度的回答,那么第一个回答就可以称为简单的回答。这两者有什么差别呢?有以下三方面的差别:
1.从形式上看,简单的回答往往是对具体的问题或事情本身做出回答;而深度回答却是在分析具体现象之后找出抽象规律。
2.从回答的思考方式看,简单的答案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情绪与经验做出回答;而有深度的答案往往依托于有实验验证或者数据分析支持的结论。
3.从答案的效果上看,简单的答案往往只能用于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而有深度的答案能够更普遍地解决类似问题,启发我们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思考问题。
所以,有深度的认知能力是这样的: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理解了什么是深度认知,再进一步思考:通过深度认知得出结论,往往能解释相似情境中的很多问题。在这些结论中,有些结论经过了更为广泛长期的验证,也在更普遍的领域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那么,这些结论就是我们说的元知识。所谓“元知识”,就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定律、各行各业积累下的思考模型。掌握元知识,我们便能开启学习的“少即是多”“四两拨千斤”模式,从而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
因此我们学习效率低,问题不是我们不够努力,不是我们不够聪明,而是我们的努力有一个重大的误区。我们一直把时间花在想办法提升“技术效率”上,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认知效率”。
技术效率和认知效率
我们为了提升自身技能,买来专业经典著作,报名参加培训,参加行业沙龙,向行业专家学习业务知识,给客户分析专业知识,去掌握了PowerPoint的最新功能。我们努力学会了越来越多的业务套路,对我们的工作越来越驾轻就熟,但也有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涌入:我们需要继续看新的书籍、新的文章,学习新的软件、新的套路。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不断掌握应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在努力提升技术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我们遇到每个新问题都要学习新知识。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了解问题本质,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能够让我们认清楚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那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
在这种模式下,我们会发现,很多看似全新的问题,只不过是换一个应用场景而已。然而,我们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一直无法提升,就是因为我们掉进了追逐技术效率的游戏圈套:我们越努力,跑得越快,要学习的新知识就越多。而这,让我们陷入了“低水平的勤奋”,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困境。有意思的是,美团在千团大战中脱颖而出后,王兴说了这么一句话:“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认知深度构建认知优势
元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决定你的认知深度。以前在看李志刚写的介绍王兴创业十年经历书籍《九败一胜》的时候,书中提到王兴对团购的思考:决定团购事业的关键是,高效率、低成本、高科技、低毛利。他用别人用于广告的钱,投入系统开发和效率提升。这背后的元知识就是客户第一。根据客户第一进行价值排序,制定团购事业的战略分解,就是选择做什么。关注零售行业永远不变的东西——顾客喜欢低价的东西、顾客喜欢送货速度更快、顾客喜欢有更多更快的选择。关注消费者要什么——永远要低价,永远要高品质。基于这个认知,产生行业洞察,互联网对人与商机的连接方式的改变,以及团购的本质,从而决定在研发技术上的投入,以及运营上的克制,做最正确、最完美的团购创业。
小结
知识就是能改变我们认知和行为的信息。元知识就是能够更广泛、更普遍地指导我们行动的基本规律、思考模型。我们应该花80%的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及元知识,以形成自己的认知优势。
而这种优势就是帮助王兴、贝佐斯们成功的学习方法、深度认知和长线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