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好像自己一下子记不起来做了啥。
昨天睡了个懒觉,然后上课,中午看电视,下午上课,晚上玩手机,看微信和天天向上,带着职业的困惑入睡,今早也没能早起,七点钟起床。
我发现自己的生物钟睡眠长度是7个小时,六个半小时也勉强可以,只是中午要补觉,想来六个班小时已经是我的极限了。我在纠结自己为什么不像向大神一样晚睡早起,今早去查秋叶的睡眠时间,发现他是因为工作的关系,能忍受的强度越来越大,所以睡眠时间减少并没有睡眠关系。有没有发现,当认真需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是很精神的,秋叶大叔那些事情都是必须要做的需要打起精神的,而我的事情就是起来写一篇文章,然后看书,如果我不把这件事当回事的话,我就会按掉闹钟,继续睡。那我为什么要写作呢?其实我没有深思过这个问题。我不仅仅是想记录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思维更清晰,还想要提高自己的文笔,是的,我的心里还有一个小小的作家梦,我想要写出能让人点赞的有哲理的文章。我想我是喜欢文字的,谈不上热爱,但是也比一般人喜欢,身边这么多朋友,我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特色,我就是想提高文笔。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其中有句话说到,你想要什么,就拿你有的去换。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你有时间,你去兼职就换的来钱,有时间去运动,就换来了健康,有时间去阅读和学习,就换来了成长。问题就在于你愿不愿意。很多大神读了那么多书,是因为愿意把看电视的时间花费在阅读上面,所以就有了量的积累。问题就在于我愿不愿意早睡早起一小时来努力提升自己的文笔。以后还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当你有钱的时候,愿不愿意花钱去提升自己,投资自己。我想我内心是愿意的。
昨天我与同学交流的时候发现两个事情:一、当我问到他会不会觉得我提出的问题很蠢,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子,内心觉得自己的问题很蠢反而错过了提问的机会。是这样的,越觉得害怕越不敢提问,反而越得不到回答,也就得不到成长,得不到成长也就越蠢,这是一个死循环。你愿意越来越蠢吗?我要做的就是,第一,不怕蠢,不害怕,当我提问的时候就已经很勇敢了,第二是如果有时间就在提问前思考一下,比如说朋友间的聊天。二、我发现自己在表达一些哲理性的东西的时候会慌乱,偶尔会大脑空白,如果我要在公众面前发言,那么我就得在一般朋友,不是很亲密的朋友的面前经常表达,因为已经习惯了在朋友面前也做一个不是经常表达的人,习惯缄默,自然也就不擅长表达,如果要做一个能说会道的人,首先要改变少说话的习惯,这又联系到思维模式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所以我要改变对表达的思维定式,多表达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就像刚刚同学传递给我的信息,多表达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表达并没有什么羞耻的,活跃的人才招致喜欢,表达也能锻炼自己的口才,老师并不会介意更多的学生发言,更希望更多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所以我也要敢于在课堂上讲话。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多话的人,没话找话的人,这样才能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