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套路(一)

多数学生在论证分析时,始终在一个层面滑行,缺乏论证层次。如何突破呢?我将从“立论”开始,介绍几种让论点升格的方法,帮助大家写出有深度的议论文。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我们发现审题难度不断降低。面对一道作文题,几乎每个考生都能做到有话可说。但这并不意味着立意没有高下。在审题过程中,很多思绪会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可是大家千万要警惕!这些你能脱口而出的观点往往都是一些劣质的论点,经不起思辨和推敲,我们要做的,是对冒出来的这些观点进行进一步的思辨。第一步,可以对观点中的关键词发起概念追问。

(一)概念追问

在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过程中,找出材料中的几个关键词,这个对学生而言并不难。但是很多学生往往没有进一步去思考这几个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辨清它的性质。

例如

材料提供了关于文品与人品的关系的两种看法,因而这道题的审题并没有难度。很多同学往往随意挑选一个贴近自己认知的观点,并开始搜肠刮肚派的上用场的素材加以论证了。这么做的问题在于——除了堆砌材料,你发现自己很难深入展开这个话题。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去思考,什么是文品?什么是人品?

这两个概念隶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文品是艺术审美层面的,有高雅低俗之别,却无是非对错之分;文品是道德范畴的,是非对错之间有着清晰的分野。为什么文品会和人品联系在一起?自古以来,文都被视为德的附属品,古人提倡“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文学可否独立于道德之外,形成自己的评价体系呢?我们可以这样立论,文品和人品双全,自然是相得益彰锦上添花,若是人品欠佳,也不应该影响对文品的评判,就像小葱豆腐,本就一清二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概念的厘定对很多学生都有一定的难度。对内涵和外延进行准确地界定,那是字典编写者的任务。我们可以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做...
    一条后知后觉的鱼阅读 260评论 0 0
  • 最近谈的客户比较多,渐渐的真的深切体会出人分三六九等,还真不假! 不过,我觉得目前以我自己的玻璃心的那种心理状态,...
    永不言弃的四爷阅读 184评论 2 2
  • 从没想过 不经意的擦肩而过 只是一个温柔的眼神 就会装进彼此的天空 成了一朵流浪的云 没有...
    2016冰山来客阅读 235评论 0 6
  • 佛像可以作为手机屏保吗?有人说:心存恭敬就可以。证明你心中有佛,很多人修行和信仰也是这样的,想把佛菩萨时时放在能看...
    祥云_17ec阅读 2,450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