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半,看到了写作分享即使身体极为不适,还是果断决定来参加活动。这次活动的地点是“快乐读书坊”坊主马可老师这里,跟着他学习演讲和写作。马可老师公众号“骆说”可谓是千日文写作的良好载体,里面许多好文章让人赞不绝口。在他的新书《成为作者》中有八个字印象极为深刻,那就是“文以载道,写以养心”。这可能就是一位写作者对于文字表达热情的集中概括。
一,写作的目的
我们写作最好不可有的是功利性目的,因为我们会常常欲速则不达。与我而言,写作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与世界对话,表达观点和思想,也就是前面所提及的“文以载道”;第二个目的就是与自己对话和相处,人生的本质注定是孤独,如何能够舒心顺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我想学会与自己对话,将情感情绪诉诸笔端,是一个很“幸运”的方式。无论是严肃严谨的议论表述,还是细腻温情的散文小说,都会让你的思想和情感有了灵魂归属地。
二,写作的方法
读书作为一种输入方式必不可少。昨天马克老师提到了他写作20多年来的独门秘笈,那就是“无我”“无物”“无尽”。在他的理解是,“无我”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与之对应的是“定格,联动,移情”中的“移情”。
1.“无我”要做到两点,一是抛开自我,占用有自己的笔名,把笔名这种形式赋予内涵,打破对自己原有的思维能力局限。也就是马可老师所说的“法道”即“我相信”,让自己回归童真的视野去感知事物的发展变化,去感受和达成无限可能。
2.“无物”所谓无物,我的理解是不把“眼前的物体只看做客观的实体,要去赋予它灵魂精神和情感寄托”。
3.“无尽”,人生又穷,境界无尽。对于凡人来讲,我觉得最难的还在于日复一日的坚持不懈。持续性地练习和精进,有意识地提升和尝试,这些对于一个好的自主学习这都是必备的学习品质。“一万小时定理”看起来很简单,但对抗的确实我们人“懒惰”的本性。永远保持“专注不停留”的状态,是你能走到最后的关键,每日一篇,不管文字多少,我要让它成为一个终身保持的习惯,没有什么特别功利性的目的,只想磨砺一下自己的意志,坚持一种爱好,看自己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