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的一个婶子又来串门,说是串门,不如说是诉苦。
民间有一个说法,耳垂宽厚的人,一辈子都带有福气,会很幸福,大抵她也深信,所以得了一个儿子,婆婆一家人都迁就她,她的前半生可以用“肆无忌惮”来形容,毕竟那个年代,重男轻女,她在家族的地位,自然好,所有人都顺和她,她自然跋扈,她儿子耳濡目染,自然和她一样。
也许这世间真的有因果循环,换句话说就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她的儿媳活脱脱的就是年轻时候的她。只不过“青出于蓝”,她的晚年,还不如她的婆婆。儿子儿媳外出工作,和老伴照顾孙女,按理说应该是晚年幸福,在她身上,是另一种景象,儿子儿媳只给够自己女儿的生活费,儿媳不孝顺,儿子爱搭不理,孙女谎话连篇,贯穿了她的晚年,丈夫和她,只能是有苦自己咽,毕竟是自己的后代,没有教育好,毕竟是责任。
大概每个女人初为人妻,初为人母时,都会想成为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可能是环境使然,会有飘飘然不知所以然,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族婶婶年轻时对待自己婆婆的态度,大抵影响了自己的儿子,他的内心会存有一个想法“呀,原来可以这样对待长辈”。哪怕书本知识再有力,对待孩子,父母永远比课本来的真实。你孩子不孝顺,怪谁?
可能那些不被重视的父母会说,我生你养你那么多年,你却不知道孝顺。生、养,一条生命的长大,不只是生养,是教育,是耳濡目染,是言传身教。没有教育灌输的后代,自求多福。我的父母只是平常的农民,他们教的,大抵是贫贱不能移、孝顺、女孩子应该自强自立这些,大道理他们不会说,一心希望我们考学。也不是什么特疏的说辞,大概就是模仿,父母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姐姐怎么做,我就怎么学。这就是教育。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思想层次高,但是孝顺,应该是每个父母具备的,因为每个父母都会老去,都希望被温柔以待。
家族婶婶还在絮絮叨叨,说自己苦,生了这么个儿子,与其说苦,还不如怪自己没有去教育。她又在絮絮叨叨,说自己耳垂宽厚应该是有福气的人才对啊,怎么落个这么个情况。母亲应和她,有福气的啊。她依旧是絮絮叨叨。我想,她的婆婆,会不会也是这样。她的儿媳,希望可以好一些。
日暮西垂,人走,茶凉。
她连安安静静坐下来喝口茶的心态都没有,怎么能期盼她可以守住心中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