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人无癖,则无趣
以前看到这句话就很喜欢,人无癖,则无趣。一个人没有点儿兴趣爱好,那得多无聊啊!没有点儿兴趣爱好,工作之余怎么打发呢?人生除了工作中那些事儿和家庭琐碎之外,就应该有点儿自己一个人很愿意做的事儿。不然为了讨生活弄得满地鸡毛后,这个还怎么过日子呢?
我最大的兴趣就是阅读,喜欢和享受与书为伴的时光!我的很多空闲时间都用来阅读了,这样的日子让我感觉简单而惬意,看不同的书就像和一个个不同的人对话一样,每本书都有他的个性和特点所在,就像我们一个个不同的人一样,都是那么的色彩鲜明,那么的有个性。有时候真的很佩服写书的人,他们的故事总是那么独特,也引人入胜,让人哭,让人笑。一本书真的就像一个人,里面充满了人性的喜怒哀乐,贪嗔痴慢疑。看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人在交流论道一样。我们只有倾听的份儿,都插不上嘴,有时候是不敢说话,因为你说了除了显示出你的浅薄,其他啥用也没有。
谈回兴趣爱好,这个之所以用“癖好”而不用“爱好”,是因为只有当爱好升华为一种洁癖的时候,人才会入迷,才会为之疯狂,才会不顾一切的去追求它。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做到全身心投入,做到真正的专注,做到真正的聚焦,做到真正的极致。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做成点儿事,每一个人都渴望做出成就,但为什么只有少部分人成功呢?其实就是很多人都只是把兴趣爱好当成了简单的兴趣爱好,并没有上升到“癖好”的高度。每一个高贵的灵魂都应该是因为它的独特而高贵的,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种值得它为之痴迷和疯狂的事儿的话,我觉得他的一生得多么辛苦啊!得多么无聊啊!得有多么的碌碌无为啊!
当然癖好有好坏,有的人把抽烟当癖好,有的人把喝酒当成癖好,还有的人把玩弄他人当成癖好,有的人把玩弄权术计谋当成癖好,还有的人把违法犯罪当成了癖好。当然我们不主张这些不良的癖好,而且应该强力抵制这些不良嗜好。
也许这些和我说的“癖好”完全就是不同的意思,所以我们不能把这些糟糕的、负面的嗜好当成我们的癖好,这些都是不良行为习惯,我们应该做一些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的事儿,最好是利人利己事儿。把这些利人利己的事儿发展培养成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上升一个层次为之痴迷,为之疯狂,全身心沉浸在其中,这个时候就接近我说的“癖好”了。这个时候你就是可爱的,你就是一个有趣的灵魂,你就值得大家尊重,就值得大家拥戴,更值得大家学习。
有的人为了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足,而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有的人为了追求精神文明的富足,走在了起伏坎坷的崎岖道路上。表面上看来,追求物质生活富裕的人,似乎比追求精神文明富足的人好过多了;但事实是,后者活得比前者更加充实,更加愉悦更加有幸福感和成就感。要说富贵,怎么评价呢?知足为富,人敬为贵。前者的富足,大部分是物质上的富足,可后者的富足,是精神上的富足,也可以说后者懂得知足,后者更加令人感觉到敬佩,后者也更加被人需要。这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如果两者同时去世了,盖棺定论的时候后者也很值得大家称颂和尊敬。但有办法可以两者兼顾吗?其实我也没有答案,但我想做两者都兼顾到的那个人。范蠡可以说是做到了两者兼顾,曾国藩也勉强可以说是。如果他们俩算的话,我确实就找到了榜样和目标,前进的路上也可以有个参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