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孝敬父母

关于孝敬父母的话题,是老生长谈了,实在也说不出什么新意了。这么多年,在孝敬父母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事情,深深的被困扰甚至是刺痛了心,心绪一直不得解脱,而深陷其中,可以说是充满了痛苦。因此看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的书,希望从中能够得到答案。下面学习《论语》、《孝经》中孔子的关于孝敬父母的观点,希望能从这些道理中得到答案、精神得到解脱。

1

    《论语》是孔子与弟子们的谈话,《孝经》是孔子与他的弟子曾子之间关于孝的谈话。其中有些观点已不适应现在这个社会。如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

孔子在对待父母亲上要求子女,对待父母要竭尽全力“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篇)。“入则孝”(论语学而篇)。“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篇)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庶人章)“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级孝行章)关注父母的年龄,做好与年龄相关的事情“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篇);父母健在的时候,不远离,但是有了必须要做的事情,要把父母安顿好,告诉父母,让他们不要牵挂担忧“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篇)。

3

在与父母朝夕相处之中,孔子说到:要体会到父母担忧子女生病的担忧,不让他们操心,也是像他们担忧自己一样关心他们“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篇);在对待父母的时候,最难做到脸色一直让父母觉着舒服和不顶嘴,就是“色难。”(论语为政篇);“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篇)。

4

以上这些都是基于父母有仁爱之心 ,通情达理之最普通的人的情况。 然而,孔子并不是个教条的人,一味让子女盲目顺从,不抱怨。”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论语宪问篇)以杖叩其胫。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故当不义,则诤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经谏诤章)对于为老不尊的老人,孔子依然不赞成“老而不死是为贼”。同时对于怨,讲求以直报怨。“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言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
    授米阅读 5,208评论 0 2
  • 学而篇第一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有子曰...
    鹏哥有声阅读 8,643评论 0 1
  • 陈先生之前又一次参与创业了,这次貌似跟前两次加入团队遇到的问题,有些相似,项目leader有点固执,有些听不进去意...
    陈先生写字的地方阅读 4,183评论 0 2
  • 购买二手房和购买新房很大的一个不同是,新房的房产证是开发商直接办理的,而二手房需要办理房产证过户,其在办理相关手续...
    发785678阅读 1,184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