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道德经》第十四章:无状之状。
个人理解及其感悟:
世间万物,即使看不见,摸不着,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自生规律,即为“到”,背道而行终不可取。
**********
《庄子.应帝王》一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天地一片混混沌沌,清的和浊的大气浑在一起,不断变化着。当时有很多怪异的生灵,这些怪异的生灵不仅习惯了混沌和黑暗,有许多还化为了神。
混沌就是这样一个神,生活在距西部山系的头山崇吾山以西三百五十里的叫做天山的地方。混沌的形体像黄囊,和大象一样庞大,但比大象多两条腿。六只脚像熊掌,却不像熊掌那样结实。皮色红,像丹火。背上还长四个翅膀。有一条尾巴。
他既没有面部,更没有耳目口鼻,但能听得懂混茫中的声音,能判断出从自己身边经过的是好人还是恶人。他行动起来如一团不透明的影子。
有一天,生活在海里的两个时间神“儵”和“忽”对混沌说:“混沌啊,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知道你是蕴涵了天地精华的神,靠亿万年与天地的接触而能感知事物。但是你知道吗?天地间的生物都是有耳目口鼻的,眼睛能把世界看得清楚,耳朵能听到万物的涌动,嘴巴可以品尝美味,鼻子能分辨百味……”
混沌动心了。于是,“儵”和“忽”用了七天的时间给混沌开了七窍,凿出了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七窍凿开之后,混沌不仅没有得到视听之娱、食息之乐,反而悲惨的死掉了。
实际上,这是庄子编撰的一则寓言。“儵”和“忽”和“混沌”都是虚拟的三个角色,各自的名字也别有寓意:“儵”和“忽”有急躁、匆忙的意思,“混沌”代表的是“道”。
“儵”和“忽”指的是人们对待“道”所持有的不同的态度。“混沌”虽然看起来没有五官七窍,却正寓意了道的本质不是可以模仿得来、听得来的,其微茫浑然,看似飘渺,却可根深蒂固。人们是无法通过感官去捕捉大道,而“混沌”之死的寓意也正在于此。
**********
20世纪初,美国西部的凯巴伯森林的狼和鹿的故事。为了这些鹿的安宁,美国总统决定开展一场除狼行动。没有了狼群,鹿开始了无忧无虑“无计划”地生育了,不久鹿增长到10万余头。兴旺的鹿群啃食一切可食的植物,吃光野草,毁坏林木,并使以植物为食的其他动物锐减,为此也使鹿群陷于饥饿和疾病的困境。
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局面,其因是狼被人消灭了。狼一方面捕食掉一些鹿,使鹿总数得到控制,不致于繁殖到使植被退化的程度;另方面,狼捕食的鹿多为老弱病残者,有助于鹿种优胜劣汰,利于鹿群传宗接代;再方面,鹿在狼的追逐下,经常处于逃跑的运动状态,促进了鹿的健壮发育。由于狼消失了,鹿没有天敌,“懒汉”体弱,鹿群退化。
又同我们耳熟能详的“拔苗助长”,“杀鸡取卵”,都是背道不可取的。
**********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①;听之不闻,名曰希②;搏之不得,名曰微③。此三者,不可致诘④,故混而为一⑤。其上不皦⑥,其下不昧⑦,绳绳兮⑧不可名,复归于无物⑨。是谓无状之形,无物之象,是谓惚恍⑩。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⑾。能知古始,是谓道纪⑿
注释:
①夷:无色。
②希:无声。
③微:无形。以上夷、希、微三个名词都是用来形容人的感官无法把握住"道"。这三个名词都是幽而不显的意思。
④致诘:诘,音ji(阳平),意为追问、究问、反问。
⑤一:本章的一指"道"。
⑥皦:音jiao(上声)。清白、清晰、光明之意。
⑦昧:阴暗。
⑧绳绳:不清楚、纷芸不绝。
⑨无物:无形状的物,即"道"。
⑩惚恍:若有若无,闪烁不定。
⑾有:指具体事物。
⑿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初始。
⒀道纪:"道"的纲纪,即"道"的规律。
译文: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附录:茉莉花开主讲《道德经之无状之状》讲课——
茉莉老师讲得太棒了!整理记录与书友们分享~
解析:
本章继续描述大道的玄妙之状:“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夷”、“希”、“微"都是老子为了描述到的样态而采取的专用名词。这三句,指出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
举个例子说,我们能看见日月星辰的运转,但是对支配它运行的内在规律是看不见的,这就是简单的“夷”;我们可以听见美妙的音乐,但是对音乐之所以美妙的内在原因是听不到的,这就是简单的“希”;我们可以触摸到桌椅器物,但对它内在的原子结构是摸不着的,这就是简单的“微”。老子描述的“道”,更在这些简单规律之上,它是世界的本源,包容着万事万物,是超越所有运行规律的最大规律。所以更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
接下来,老子说:“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意思是“夷”、“希”、“微”这三者,无法进一步追究,因为它们是浑然一体的。这实际上指出,道乃一体之“道”,却又能够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变化都源于“道”。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这是在接着描述道。它的上面并不明亮,它的下面也并不晦暗,渺渺茫茫,不可名状,又回到无形无象的原始状态。而“无状之形,无物之象,是谓惚恍。”我们现在将模糊不清的状态称作“恍惚”,即源出于此,只是字序变换了一下。这个“惚恍”,与前的“夷”、“希”、“微”,名号不同,但所指为一,说的都是“道”的不可感知的特点。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老子接着说,“道”啊,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头,跟着它,也见不到它的尾。孔子见老子之后,就对他的学生们说:“我知道鸟能飞,鱼能游,兽能跑。飞着的鸟能够用箭去射它,游着的鱼可以用线去钓它,跑着的兽能用网去捉它。如果说到龙,我就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对付了,因为龙是乘风腾云上天的。我今天看到了老子,才知道他大概就是龙啊。”
孔子对老子的看法与老子对道的看法颇为类似。也就是说,道就像神龙一样,首尾都不可见。至于把握运用它,那就更难了。
上面所有这些描述可以总括为一句话,那就是道是神秘莫测而不可见的。这与老子在前面章节中所言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以及后面章节中所言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等提法都是一脉贯穿的。
那么老子为何如此反复强调“道”的玄秘色彩呢?根本原因就在于,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一个概念,而“道”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道”具有超越性,这从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中就已经表现出来。
正因为道具有超越性,它才能够涵盖世间的一切,才能够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本法则,也才能够在道家的学说范畴中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可以说“道”的玄秘特质,是老子学说的根本,老子所阐说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是以此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所以,老子不惜在短短五千言的《道德经》中颇费笔墨,大书特书,“道”是如何玄妙,是如何不可知解。
其实,老子反复言说道的神秘性,运用各种事物打比喻来加以说明,正是想让后来者深刻体察道的本质,全面理解道的无所不在,广泛认识道在万事万物中的具体体现。目的只有一个,让后人理解道,循道而为,获得解决问题的高度智慧和圆满幸福的人生。
当然,要想体悟大道,就需要有大智慧,正如《菜根谭》所说的:“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之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意思是:就整个宇宙的无限空间来比,我们居住的地球,只不过是一粒尘埃,可见地球上的小小生物和无边的宇宙一比,其是尘中之尘;就漫长绵延无限的时间来说,我们的躯体,犹如短暂的浪花泡沫,何况那些比生命更短暂的功名利禄。如果和万古不尽的时间来比,真像过眼烟云,镜花水月,一个没有高深智慧的人是无法明白这种道理的。
道是一种超越性的智慧,是高度抽象的哲学概念认识,体悟与把握大道需要的是超越性的思维。
道如浑沌,浑然一体,片面的从一耳一目来认识它,就不可能理解其本质,如果把握不住本质,在运用它认识和解决问题时,必然会失之偏颇,徒有其表。所以,只有深刻领会,全面理解,才能灵活运用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