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日子过得踏实,才是最好的自己。

谁没经历过心里“打鼓”的时刻呢?怕自己做得不够好,在意别人随口的一句评价,越琢磨越不敢行动,最后把劲儿都耗在了内耗里。其实哪有那么多“完美标准”,真正的底气从来不是“什么都做好”,而是“先做了再说”——哪怕起步慢一点,哪怕过程有瑕疵,比起原地纠结,行动本身就已经赢了一半。

和同事相处时,我们总想着掏心掏肺才是真诚,可后来慢慢发现,“话不说满、事不做绝”才是成年人的分寸。不是要变得虚伪,而是学会给彼此留余地:不必把所有想法都和盘托出,也不用为了讨好而勉强自己。太过直白的“实诚”,有时反而会变成别人的负担,也让自己陷入被动。

越长大越明白,“人性”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大多数人都在“利益”与“情分”里找平衡。与其傻傻做个“烂好人”,不如先让自己有“被需要”的价值——你能帮别人解决问题,能为团队创造价值,这份“有用”,比单纯的“善良”更能赢得尊重。做人“圆滑”也不是耍心机,而是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不把话说死,不把路走绝,这是保护自己,也是善待他人。

见到比自己厉害的人,谁没过“矮半截”的感觉呢?总觉得对方高高在上,自己连说话都没底气。可转念一想,再厉害的人也是三餐四季的普通人,他们也有犯难的时候,也有不擅长的领域。不必仰望谁,更不用贬低自己,试着用“平视”的眼光相处:你有你的优势,我有我的闪光点,互相尊重、彼此学习,反而能更自在。

至于眼下的工作,别总觉得“这只是过渡”就敷衍了事。每一份经历都是成长的台阶:哪怕是整理文件,也能学会细心;哪怕是对接小事,也能锻炼沟通。认真做好手里的每一件事,不是为了“讨好谁”,而是为了让自己每走一步都有收获。你想要的生活不会凭空而来,但你付出的每一份精力、每一次努力,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回馈你。

别被“懦弱”绊住脚,也别被“焦虑”困住心。你比自己想象中更棒,慢慢学、慢慢练,从“不敢说”到“会说话”,从“怕做错”到“敢尝试”,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是在为自己攒底气。相信自己,一步一步走稳,你想要的,终会在你坚持的路上,如期而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