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之倾听能力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终于醒来了开学的日子,在开学第一天,我发现有的孩子出现不认真倾听的情况,我针对幼小衔接中倾听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学习和思考。幼儿园升入小学,最明显的改变就是课堂时间的增多,课堂纪律的规范。幼儿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还不完善,注意力常常会被活动的,新颖的,有趣的事物吸引。如何认认真真度过课堂时间,成为孩子们最新的挑战。

倾听是一种了解别人的方式,更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智慧。对于幼升小的孩子来说,学会倾听是入门的第一课。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呢?

激发兴趣是先导,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听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听。

1、让孩子在游戏中培养倾听能力

游戏活动有利于调动孩子的倾听习惯,有利于孩子认真倾听老师讲课。再如“当小老师”,让孩子对同学的汇报作评价。他们为了能评价别人,自然能认真聆听。因此我常常会将教学过度语设计成小游戏的开始,引出接下来的教学。在自制玩具的体育游戏活动内容的选择方面,必须符合孩子们的认知特点和动手能力,充分激发孩子的积极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在游戏中充分发挥主体性。首先选择孩子们感兴趣的材料自制玩具,才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游戏与倾听融合,在兴趣中培养学习热情。游戏中的兴趣很浓也很容易进行操作,那么孩子们的积极性自然提高。另外要选择一些比较容易操作的游戏内容,我们知道,凡是游戏功能较强项目趣味性必然很强,这样可操作性也很容易被孩子们接受,这更加容易调动幼儿的探索积极性,游戏选择的材料要与生活联系密切,同时也要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因为与小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孩子们比较熟悉而且有一定的情感认知基础,这样既让他们容易接受又使幼儿容易产生兴趣。总之,只要教师专心研究勤于思考,一定能找出许多引起学生倾听兴趣的方法。

2、在听读训练中培养倾听能力

幼儿园里孩子常常听老师讲故事,甚至参与到故事内容的表演中,因此他们爱看有趣的课外书。创设合作情境,安排小组任务。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有时是在课堂上,有时是在课后。小组合作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对孩子的活动要有评价。小组合作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所以对孩子的活动要有肯定及引导,要有合理的评价机制,让孩子认真学会倾听。

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倾听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孩子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合作意识的重要教学组织手段,所以在幼小衔接的重要阶段,一定要帮助孩子培养倾听能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