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鲍勃·迪伦手册》 作者:[美]凯文·J.H.德特马 译:王宇光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鲍勃·迪伦,从前曾经无数次听过这个名字,但它始终是一个符号,直到这次活动认真地读完这本书。
看书的过程中,背景音乐循环播放着迪伦的歌。他的嗓音,他的风格都是那么多变,但却一直给人一种感觉,他想要表达,想要告诉你什么。就像星际穿越中,墨菲盯着书架掉落的书,感觉到有人在告诉她什么。这些歌,这些迷人的长句,都封存过去的迪伦。
迪伦的过往不赘述了,各种详尽的资料都可以轻易找到。
迪伦的歌,往往喜欢把焦点从个人身上移开,进而放大到整个社会,让人们看到更大的社会问题。他逃不开整个社会对他的影响,他经历的社会,就是他的过去,也许他自己也并不是那么了解他自己,他关注的更多是美国社会。
而《战争专家》这首歌不得不谈。
迪伦不是只控诉战争的恐怖,而是谴责使战争有利可图的经济系统的受益者。
他从战争这件恐怖的事情上跳脱出来,从生命的毁灭中跳脱出来,考量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经济体系。从历史中能看到,美国大萧条前期,因为战争带来了财富,但那段时期,却是美国社会道德最沦丧的年代,对人心灵和道德带来的损害是金钱无法弥补的。可是“战争专家”们似乎要重蹈覆辙,这对人们意识形态也许又是一次重创。
可迪伦的立场永远不是绝对的,能看到他似乎从未停止思考自己,思考社会。所以他的观点常常会出现矛盾,让人思考到底哪一个观点才是想要表达的。
但也可以认为,这段歌词揭示了迪伦固有的对绝对立场的不适。
在我看来,迪伦很多时候更像是一个天真的孩子。我不会做你想象中的我会做的事,我不会写你想象中我应该写的歌。你认为我应该唱民谣时,我要唱摇滚了。
只有是鲍勃·迪伦时我才是鲍勃·迪伦。
人们为了研究这个被神格化的迪伦时,尽心尽力地挖掘他所有的过去,他经历过的每一件事,有的详尽到似乎那件事发生的时候就在旁边观看一样。人们想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塑造了他。迪伦的过去也就像咸鱼一样曝晒在人们的面前,但却仍旧搞不清楚他的想法。
所以迪伦更像是一道精美的菜,人们品尝了一口之后,想了解这道菜是如何烹饪的。于是人们找齐了菜的主料,配料,了解了烹饪手法。可就是无法精准复制这道菜的味道。就算把迪伦的过去掰开了揉碎了,我们不能了解那些的经历在他的身体里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如何影响了他。
想要给他打上一个精准标签也注定是失败的,他的多变就像他现场表演时的歌一样。他总是在表演中重新对他的歌曲进行挖掘,虽然不一定每一次都能让这首歌获得新的活力,或者影响更深,但这是他最让他兴奋的事。他的歌和表演总是动态的,变化的,他更加如此。
每一次在舞台上被重塑的,也许不仅仅是歌,更是他自己。他一直探索自己,打破过去的自己,以至于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他时,总是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到底鲍勃·迪伦是谁,答案在风中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