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苏格拉底——第三卷第九章(一个人最应该追求的事业)

第三卷,第九章,这一章苏格拉底改变之前抬杠模式,而是直接回复了提问者的问题,分别阐述了勇气,智慧和自律,正义,人性的疯狂、忌妒、懒惰以及一个人最应该追求的事业是什么?

勇气是后天习得的,还是与生俱来的呢?他回答到:正如有人生来就比别人身体强壮,不怕吃苦,同样,有人生来就更镇定自若,不惧危险。在同样的生长环境和同样的风土人情培养下成长的人,在胆量上有很大的不同,并且相信通过学习和锻炼,人们的先天能力能够逐渐得以提高,变的越来越勇敢。人与人之间的先天差异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来补偿,只要全神贯注、坚持不懈,便一定能概念。因此无论我们天生感觉敏锐还是迟钝,为了在人群中脱颖而出,我们都应该不断学习和锻炼。

苏格拉底认为智慧和理智(自律)并没有什么区别。一方面,一个人要能分辨出什么是美好的,并能在生活中甘之若饴;另一方面,他要知道什么是“卑鄙无耻”,并时刻惊醒自己。如果做到这两点,苏格拉底就认为他是智慧的而且是理智的(自律的)。有些人明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但却不那样做,这样的人既不智慧且不懂自律。所有智慧而又自律的人都会在可行的范围内选择去做对自己最有益的事,所以那些选择做不义之事的人既不智慧也不知节制。

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的;知道这一道理的人不会误入歧途。智慧的人总是能行“美好”之事,而愚昧的人却做不到,即便尝试也会失败。一切正义之事和美好之事都是道德的修为,显然,正义和其他一切美德也都是智慧。

疯狂是智慧的对立面,不是把单纯无知看做疯狂,他的阐述是这样的:疯狂的人明明不了解某些事情,他却以为自己很了解,这样的人即便不是疯狂,也近乎疯狂。大多数人都会这样认为:如果某人做了错事,但是大多数人对此事不了解,那么人们不会说他“疯”了。但如果一个人行为反常,在大家都不会犯错的事情上犯错,就会被大家认为是“疯”了。只有智力上产生重大问题才会被认为是“疯狂”。

忌妒是一种痛苦,但并不是对朋友的不幸而感同身受,也不是由于敌人的成功而产生的痛苦。只有那些为朋友的成功而感到烦恼的人才会感受到的情绪。聪明的人自然不会产生这种情绪,只有愚昧的人常常被这种事所困扰。

懒惰是思想上的一种麻痹,看似每个人整天都忙忙碌碌,实质上是碌碌无为,忙的事没有什么意义。对从事的工作需要极度的关心和照料,提升自己在专业能力上的提升。

什么是一个人最应该追求的事业呢?他回答:“尽善尽美”。

认真对待自己的事业, 穷其一生去努力奋斗的人,做自己该做的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