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媒介」读后感
路上读书解读:
媒介是什么
媒介的范围非常广泛。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媒介”一词的起源。“媒介”在英语中叫media,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而在中国,“媒介”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 在这里,“媒介”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可见,虽然媒介在中西方有各自的起源,但意义却大体一致,都是指使事物发生关系的介质或工具,也就是说,所有的工具和技术都可以看作是媒介。 对大多数人而言,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的信息随处可见或可听,因此我们会理所当然地觉得,只有传播新闻信息的介质才是媒介,这也是受大众传播媒介影响过深的结果。不是别的媒介不存在,而是我们只看到了这几样占垄断地位的介质。 感谢麦克卢汉,这位清醒的旁观者告诉我们,看待和理解媒介要拓宽眼界,打开思路。除了电视、广播、报纸之外,媒介还可以是其它各种事物,比如说汽车、飞机、衣服以及鞋子等等。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媒介本身就是信息,这种信息就隐藏在事物运转的过程中,而且一个场景中的媒介同时也会是另外一个场景中的讯息。举个例子来说:在用电灯看书这个场景中,电灯是最上层的媒介,它的讯息是光;但在光与书这个场景中,光又成了媒介,书变成了讯息;在书和读者这个场景中,书又成为了媒介,而书上的文字是新的讯息。总之,在理解媒介即讯息这一点上,关键在于不能将事物和环境分割看待。 关于媒介即信息,麦克卢汉还提醒我们,要做到更加清醒地看待媒介,最重要的是不要被媒介传递的内容所迷惑。这是因为,相比媒介传递的内容来说,媒介本身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且威力更加巨大。麦克卢汉曾经用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来说明媒介自身的力量,他认为,“媒介的内容好比一块滋味鲜美的肉,破门而入的窃贼以肉来涣散看门狗的注意力。” 这件事情是很值得反思的。试想一下,如果不是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的存在,人们怎么会知道除了自己居住区域以外的事情呢?如果没有广告的存在,人们又怎么会知道哪些商品和服务是需要被购买的,从而产生购买的欲望呢?如果没有火车、轮船和飞机的存在,人们又怎么知道自己生活的世界之外,其实还有另一个世界,那里居住着与自己语言、宗教信仰甚至外貌都不尽相同的人类呢?这正是媒介和媒介变迁带来的力量。
为什么会出现媒介? 媒介的本质——媒介是人的延伸。 在麦克卢汉看来,媒介的本质就是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延伸,延伸人们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超越时间和空间对人的限制。我们在视觉、听觉等身体器官得到初步满足的基础上,精神上还有进一步探索的需求。今天,我们生活中有大大小小的终端,手机、ipad、电脑、可穿戴设备、电子书……它们都在扮演着媒介的角色,像一个个触角,让我们实现了曾经的各种不可能。可以看到,借助媒介来延伸我们身体的功能,满足无限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这就是媒介不断向前的动力。
媒介的发展史
对有上进心的人类而言,媒介的演进会一直处在动态过程中。以各种媒介对人类感官的延伸为标准,麦克卢汉把媒介演进分为三个主要时期:
第一、口头传播时期,也就是部落文化时期;
第二、文字印刷传播时期,也就是脱离部落文化时期;
第三、电子传播时期。 在口头传播时代,简单概括来说,就是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只是取暖应该不只靠“抖”。口头传播是人类最早用于交流的方式,当然也是使用时间最久的传播方式。口语传播对人类的意义,就像步行的意义一样,即便有了各种交通工具,但人类还是离不开步行。不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弊端也是最明显的,就是最容易导致信息失真,经常从第一个人那里传到最后一个人那里,原本的信息已经面目全非。 在印刷时代,文字的出现堪称是人类文明里程碑式的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开始丰富起来,信件、书籍、报纸、宣传画、小册子等等,都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不过文字传播的门槛较高,需要受过教育并有一定的抽象理解能力,这也限制了文字传播的范围。除此之外,文字传播还有自身的局限性,比如美国的星条旗,我们不用现有的视觉图案,而只是在一块布上写上“美国国旗”四个字,虽然不同的方式传达的意义相同,但给人们的感受和对人们的影响完全不同。 在电子时代,广播、电视等媒介技术的出现,把人类感官能力有效地综合起来,极大拓宽了人们的联想和思维,不仅使信息的表现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彰显,而且每个人都作为一个节点与整个世界联通,人们的认知也开始脱离了现实环境的束缚,进入到虚拟世界中去了。可以说,没有哪个时代是像电子时代这样,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和人们的生活。 电子时代之后,未来媒介会走向何方呢?对于这个问题,麦克卢汉这位预言帝没有说,他只是预言了信息时代的来临,因此,关于未来,我们也无从预测。
何去何从? 我们正在沦为媒介的奴隶,而这与我们曾经追求的幸福生活背道而驰吗? 技术演进本身并不令人害怕,只要我们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充分使用它并且始终把握使用的方式。
在这个媒体渗透甚至主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时代,我们不妨适当地从媒介当中抽离出来,关掉电脑,放下手机,看看你周围的同事和朋友,抽空回家看看亲人,感受一下更为真实的生活。理解媒介只是第一步,我们最终还是希望通过理解媒介来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
不格文学网 m.vb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