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各大新闻平台都在爆炒农村孩子读书的问题,农村孩子到底要不要读书?有的认为农村孩子就是要读书,否则怎么改变命运?有的则从自身的经历出发,觉得农村孩子就是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工作,不但浪费钱还耽误了挣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无所谓谁对谁错。不过,作为跳出农门纯粹农民的儿子,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读书是否有用的问题争论久已。问题的参与者的讨论均是来源于自身的生活经历,很少考虑到具体的差异,因此就出现了立论矛盾、都有道理的现象。其实讨论问题应在更高的层面,考察哪些因素在影响我们的判断。
第一,环境因素。每个地区都有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特征,该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成为该地区普遍的地区基因,深入到几乎每个民众的骨髓里,形成强大的社会力量。平时感觉不到,但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就会展现出来,发挥巨大的力量。如山东南部地区因为孔圣人的存在,千年的教化影响,致使该地区特别重视教育。这里也是我的家乡,就我的经验而言,只要读书好,孩子有能力继续读书,家长会不惜一切代价供其完成学业。用我爸爸的话说,就是砸锅卖铁乞讨要饭也要让我把书读完。在这种深切的期盼下,读好书出人头地,几乎成了唯一的选择。周围村子里多人考上大学,走出农村成为所谓的城里人。据我了解,他们在城里生活都还可以,基本上都从事白领的工作。这几年我们那片经济发展很快,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本来就有地、有房,很多家庭还买了车,幸福指数比较高。反而这两年大学毕业的人,面临更多的困难,更大的生活压力。此消彼长,大家对孩子读书的期待自然就淡下来了。可以说环境造就了社会惯性,变化的环境也再慢慢改变千年的传统基因。
第二,家庭因素。不管怎样统一强大的社会环境,每个家庭或者家族还是有自身的特点。这种家族习性赋予家庭成员明显的特征,也让不同家族走向不同的道路。如有的家庭是中国农耕社会的典范,一心想着侍弄庄稼,为人老实本分,甚至有一部分还木讷愚昧,完全不懂也跟不上世界的变化。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如果不能考上大学,就会出去单纯的打工,唯一的期望是老板能按时发工资。当他们在城里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即使比窦娥还冤,也只能逆来顺受。他们经常说的话就是后悔当时没有好好读书。而思路比较活泛的家族,则去从事村级管理或者经商的营生。在大的时代背景下,这些家族普遍获得较好的生活水准。我想他们的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则没有那么多感慨和后悔。
其实,我们在讨论这样的问题时,都忽视了一个基本的问题:读书是为了什么?为了更好的生活还是精神的富足?也许我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