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期待已久的《海上钢琴师》,看完后内心深处涌上无以言表的孤独、凄冷、还掺杂着些许羡慕。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感觉越发的强烈。我并不是觉得主人公孤独,恰恰相反我认为他是人世间少有的异于我们常人的另一种人类(或者是一种我们向往的纯粹的难以达到的境界),他重自身的存在大于外界对自身的认可,他把心灵的舒适看得更重,生死则次之。

所以凡人可以忍辱,天才却情愿玉碎。这部电影表面上写了1900孤独跌宕传奇的一生,但是我却看到了我们常人平凡却更加孤独的常态,心灵上的自由、与音乐的身心合一没有什么是比这更美好的。
故事的主人公1900 他出生于海上头等舱是一个弃婴,善良的水手把他抚养长大。在1900八岁时他的养父发生了意外,他又成了孤儿。
一天夜晚船舱里响起了优美的旋律,来自于船舱中心的舞池,所有船内的大人们穿着睡袍睡眼惺忪的循着音乐来到船舱中心,大家异常惊讶,弹奏出这优美旋律的竟然是这个无人问津的孤儿!
无师自通的1900轻易的就获得了我们常人追逐一生都无法企及的荣耀、赞美、掌声等等,他的一生都在船上度过,没有出生证明,没有下过船。影片中有两次下船的机会一次因为爱情,一次因为生命:1900从舷梯下船时沉重的脚步,以及透过舷梯的缝隙和1900双脚展示给观者的纷繁而凌乱的城市时,仿佛时间静止了。我的内心深处其实是希望他不要下船的,下船便代表了他与世界的妥协,传奇也不再传奇!

影片有三处高潮部分:第一次是1900帮助小号手解决晕船问题,在中央舞池解开固定钢琴的链条,钢琴随着巨浪的咆哮一起摇摆,这里的钢琴曲与海浪的起伏相融合,他们完全陶醉在音乐之中;第二次是爵士乐的创始者来到船上要跟1900一决高下,他的傲慢无礼与1900与世无争的状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斗琴三巡可以说拍的异常精彩,通过一根香烟和在场的观众的状态从侧面把两个人的音乐完美演绎出来;第三次是1900在录制碟片时从窗外看到了心仪的女孩,琴声变成了他对女孩的爱语,众人觉得这曲子一定会无比轰动时他却抢过母片去追寻那个女孩想要送给她。


影片的结尾是这艘游轮终要被时代所淘汰,小号手在船舱的各个角落放着1900的钢琴曲希望他能出来跟他一起下船,这个世界上只有小号手最尊重1900,但他却不懂1900,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尽头,88个琴键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 88 个键就在那儿,错不了。它并不是无限的,而你,才是无限的。
他想活得简单点。 宁愿一生孤独,不愿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