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无邪方能无畏——读林语堂《苏东坡传》

     

本书封面

文/雪中萍

      此书呈现了苏东坡的一生,他才华横溢却心如赤子;他屡遭迫害却思无邪念;他多次被贬却无所畏惧。

        读罢此书才知苏东坡为何能开启豪放词风,才理解为何他会被贬无数次。他的才气被人嫉妒,他的耿直遭人记恨,他的豁达也令人钦佩。

        在我看来,苏东坡最大的悲哀就是不识人,遇人不淑,比如王安石、章惇,可以说这两个人害他不浅,他所有的变故、遭迫害、被贬谪,都与这两个人密不可分。

        当然,善良的人总会有人庇护,比如苏东坡的妻子和皇太后,这两个女人似乎是他的庇护神。皇太后敬重于他的才华,多次提携,妻子平日提醒他帮助他,两个女人的逝世,苏东坡的命运也开始改变,颠沛流离,一再被章惇贬到偏远地区。

        不过从苏东坡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单纯又热爱生活的人,所以我们觉得那么艰难的生活,却能被他过得洒脱自如又豁达。也只有苏东坡才会在被贬谪之后,才会创造一道道美味,才会在深夜寻友赏月,才会以独到的角度欣赏月下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看苏轼,不禁心有戚戚焉,简单淳朴也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最起码不用忙碌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之间。生活不易,简单就好,得罪小人,不必恐慌,小人得志也终会有老天惩罚,章惇最终不也没逃脱被流放的命运。苏轼的书斋叫“思无邪”,也就是他的思无邪,才能无畏,才能活得洒脱啊!

      人生在世多不易,功名利禄都是身外之物,不必刻意追逐,像苏轼一样创几样好菜,满足口腹之欲;开心的写诗词文章,被后世吟诵品读;闲来也研究制墨中药,也算是闲情逸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挺好。

      年轻时读苏轼,却无法体悟他的豁达,四十不惑,突然醒悟,当一个人无欲无求时,心态自然豁达,苏轼也许就是如此——你欣赏我,我便为你所有;你厌弃我,我便自得其乐。

        努力做到思无邪,我们也能无所畏惧,读东坡,悟人生,思无邪,便无畏。

          2017.7.26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