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精神”是罗马的想法……事实上任何人都有方向感和认同感的模式。 ——诺伯舒茲
小巷市井本色——维新横的街角①
很奇怪为什么会对这个地方感兴趣。这里杂乱破败,管理不善,胡乱堆放了许多杂七杂八东西,并且似乎成了一个停车场,经常挤满脏兮兮的各种车辆,就好像城中到处可见的极不起眼的普通地方。但每次路过这里——起义路南端广州宾馆背后的维新横街——与内街素波巷成丁字形结构的小巷时,总免不了略微驻足或缓步观望。
在这如网球场般大小的浅巷内,一定有某种气韵特质牵引笔者视线。这气韵特质就潜藏在人们习以为常多不在意的景物中:那些以本土风格结合西方建筑元素的三四层高的近代民居,紧密有致又各具特色地列立于巷道两旁,多为砖石结构,立面变化丰富,也有采用西关大屋的脚门、趟栊及大木门的,楼房每层还带有古雅的可观街景的阳台。所有楼房明显都经历过岁月磨砺,显出时间的光泽和材料的坚硬质感。巷道有多颗高大榕树,浓密的树冠让大多数楼房都得到荫蔽,但依然有阳光穿透枝叶,闪烁在建筑物的立面上。
近午阳光下,街内呈现明显的光影效果。明暗之间,这种效果更彰显出建筑物外立面变化丰富的艺术感。各个阳台上那些精致门窗所显现的室内空间的朦胧暗影,或会触发人们对这些街巷建筑的空间结构以及都市生活独特多样的丰富想象。
可以说,这种光影效果是维新横街这类场所的特有景致,它蕴含了都市生活超乎想像的复杂性和神秘性。在这日渐陈旧却似乎至今不变的街巷建筑外壳下,当中的人与事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它的流变与更替。
我曾经凝望街中那些已经物是人非的楼房良久 : 它们最早的居住者是些什么人呢?现今的主人又到哪里去了呢?在此城某个新区抑或南洋美加?这里有他们童年或更长时间的生活印记。而今日,除了留下来的远亲守护者,这里或许只是他们一个朦胧的记忆?
相比起人与事的迅速变化,街巷的变化往往缓慢得多,维新横街角就是如此,它的“不变”的存在使其成了城市世事变迁的见证,成为城市记忆的容器。
近代老城的“入口”
它不仅记忆人与事,还记忆整个环境连同它自己。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维新横的街角是那样独特,它的结构那样典型,从中透露的信息又是那样丰富—— 近代中西合璧的街道建筑记录着都市社会历史演变;最普通的本土民居标识着市井生活方式及形态;街巷建筑的形式结构则透出旧时建筑审美和日常生活某种典雅。就连那些南方特有的老榕树,也在渲染街中的古风今韵,标示场所不可替代的环境特征。
所有这些,凝聚而为某种场所特质,最终也导向一种老城旧街的精神审美。我终于明白,原来维新横的独特魅力,就在于杂乱破败和尘垢侵蚀也难以遮蔽的街巷民居之美,以及它所显现的不可复制的近现代广州街巷本色。尽管这景色在城中绝非仅有。
不仅如此,这里还是传统老城区其中的一个“入口”。维新横街的西端是城市中轴线所在的起义路(即原维新路),东端是得名于明代旧城墙素波门的素波巷。横过素波巷转入迂回曲折的同安里,即可进入历史上追逐着南移的珠江岸线而不断南扩的老城区,从沙洲巷到水母湾,再到木排头;从太平沙到玉带濠,再到仙湖街,都可以追寻老城历史上水陆进退变迁的痕迹。而且可以惊讶地看到,这里不同规模的传统建筑比比皆是,它们陈旧但却依然精致优雅地屹立着,掩映于各类后起建筑中。这里是和小北路至仓边路、荔湾西关一样的最传统最本原的广州城,只是它的“近海”特性更为突出。因此维新横街这个经由“素波门”的入口,实在具有意义。
时代特征
但是,如今维新横街的气韵正面临着日渐衰减的危机。这里的人事流变与更替更加迅速并且带有破坏性。细心观察会注意到,这种变化有一种特征,即今日居住者的物质生活与这些建筑的精神充满矛盾。理所当然,大多数人只是简单地把这些建筑看成是具有围绕遮盖功能的物理生存空间,或看成是“勉从商贾暂栖身”的小小驿站。沿街许多楼房门前挂着诸如 “办事处”、“门市部”等牌子,在脚门和趟栊里面的老屋,已经改变成为来自五湖四海的生意人储存商品的货仓,精神已经退却。在挤满各类货品的厅房与楼层之间,已经很少见到传统的市民日常生活场面。
维新横街角的管理者相当精明,他们发现这里巷道较宽阔,可以为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做点贡献,于是从早到晚各类车辆便挤满这小巷;管理者又感觉必须建立某种秩序,于是就在巷口架起一道高高的铁栏杆,留出车辆进出的通道,并设置了车辆收费处。管理者也考虑到巷内生意人的难处,允许他们在巷道空旷处临时堆放一些货物;为了确保小巷一带的治安,又设置一个厢状的治安亭。当然,一些生意人为了进出各类货品的方便,不惜投钱对老建筑做些改造,主要是把繁复的“三重门”拆卸掉,将其变为更宽阔更方便的铁卷闸大门,或者把阳台封闭以形成更大的室内储物空间。自然,做生意所需的招牌、招纸也是少不了的,于是不同规格的各类招贴也陆续出现,把巷道装饰得缤纷……正是这些“时代特征”,不断销蚀与淹没着维新横街角传统的世俗而优雅的光彩,使它变得暗淡无光。
(修改于7/2017)
注释
① 本文引自作者2008年所著的《广州这个地方 : 对一座城市的思考与情感 》一书。在此重发时有所修改。而维新横的街角的实地,也有了较大的变化。
2017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