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是每一个职场人不得不考虑和经历的中转站。
说来可爱,我早年在见证同事离职时,是震惊且惴惴不安的,当时我写下了这样的话。
有人离职,好像有人死去。
大家住在一个四合院内,却听不清旁人说话,只有树上的麻雀不时啼一声。
那时的我,下了班,听着歌走回宿舍。一路呆痴迟疑,仿佛经历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比如某人的葬礼。
后来,见得多了,也就麻木了。
那感觉就像是见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雪。初初是一惊,到后来,也没什么可喜的。
忘了是哪本书,可能是《创业维艰》,有部分关于辞员的章节。
慢慢转变了念头,开始将离职看成是新陈代谢,自然循环。
辛苦地招人,不舍地辞人,如恋情换季般寻找更好的陪伴。
在商学院,有一种说法,采用末位淘汰制保证10%-15%的离职率,是一家企业健康有活力的标志,大前天二罗的《长谈》中也谈到了这个。
企业规模扩张,人手不足,拼命招人,经营受阻,成本控制,咬牙辞人的每一刻都是真切的。
他真的爱过你,只是现在变得不合适了。
离职有两种,一种是上述所说的被动辞职,还有一种是主动的。
分手这东西,谁先提不一定,看谁先忍不了对方。
做好了打算,计划好了未来,发现枕边人是那样的不合时宜。
再见。
没有谁对不起谁,只有谁在对的时间地点更适合谁。
离职如跳水
有人急匆匆,也不知自己是不是谙于水性,就一个跃身进无边水域,扑腾扑腾,爬上岸,再来一次吧;
有人拖延症,不放心自己若离开跳板,能不能在水里呼吸自如,得以舒展身心,拖了许久;
有人旱鸭子,跳水前心急如焚,恨不得越快越好,跳水后也是心急如焚,恨不得赶快上岸;
有人快狠准,在一次次的跳跃中,越发技艺精湛,旋转翻身,游刃有余,在旁人的惊羡中完成了不可思议的进化。
尽管媒体鼓吹择一城终老,择一业终身的匠人情怀。
但这年头,世界变化之快,跨界打劫,斜杠青年都成了老生之谈,谁出门不说自己经历过几个牛逼的前任,都没脸打招呼。
想开了,离职也只是换个餐厅吃饭。
若是碰上好的餐厅,吃久一些,多吃几道,顺便给个好评;
若是碰上坑蒙拐骗的,赶紧扭头就走;
若是怀着一颗吃遍世界的心,不妨周游,远方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