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开简书自己的主页,发现上次写文章还是2月13日,距离今天已经一个月了。
最近这一个月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面试,主要是当面试官,给公司招人。
中间自己也去一家公司面试了一下,体验了一把求职者的角色。
其实也不是因为想换工作,而是刚好岗位合适,就想去了解一下现在的市场情况,看看自己再出去会不会贬值。同时跟人家人事聊聊天,了解不同行业,说不定还能有些收获。
人事专员每天都是通知差不多五六个人来面试,有时一个都不来,有时连着面三四个人,说的我口干舌燥,头晕眼花。
这种时候其实是很不好的,因为我自己的状态不好,连带也影响了求职者的发挥,最后可能就导致他失去了这次机会。
我自己也知道这里面主观因素影响很大,可是谁说面试不是一个主观的事情呢。
就跟相亲或者交朋友一样,大多都是找跟自己性格或者志趣相投的吧。
在我面的这些人里面有男有女,有70后也有90后,有本科学历也有中专学历的,形形色色,天南海北。
有优秀的也有平庸的,有谦逊的也有傲娇的,有帅的也有不那么帅的。
我属于比较佛系的面试官,就是跟人聊天,尽量无压力的聊天。
简历上面看到什么好奇的就聊什么,做了有近十年的人事招聘工作,我到现在也没总结出自己的套路。
感觉我的套路就是没套路,任意发挥,聊到哪是哪。
但是也会围绕一定的主题,比如之前的工作内容、离职原因?对我们公司的了解有多少?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对于薪资的期望等等?
我也想为了保证面试效果,设计一套结构化面试流程,可是每每聊起来就刹不住车,聊到感兴趣的点就会一直追问下去。
总结了一下,通常被我拒掉的求职者通常都是以下这几类(如果你刚好在找工作面试阶段,那这个可能对你有些作用)。
第一类就是明显专业能力不达标的,比如财务,一定要求本科学历,有一年以上的同岗位工作经验,或者要求一个中级会计师资格证。
这些都是硬性条件,达不到就是达不到,没什么好说的,百分之八九十会被拒。
第二类就是面试迟到的,这种就算我给了面试机会,也基本都是几句话打发走。毕竟面试你都不重视,还指望以后你能重视什么!
第三类就是穿着太过于突兀或者随意的,穿这个拖鞋短裤就来了,你是来面试还是去逛菜市场呢?
第四类是说话特别冲,特别没礼貌的,开口就问你们这待遇怎么样,能给多少工资?这种人我都怕请神容易送神难。
第五类就是完全不准备,打算空手套白狼的。
这种人通常就是海投之后,收到面试邀约啥也不问也不查,空着手,甚至简历也不带,就跑去面试。
然后面试的过程中一问三不知。
您对我们公司了解吗?
不了解。
那您知道我们公司是做什么业务的么?
不知道。
那您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呢?
笑。
那您期望薪资是多少呢?
5000以上吧。
啥都不知道,啥经验也没有,但是对自己还是挺自信的。
第六类比第五类稍微要好一点,有做一定的准备工作,明显是在网上查了一番资料才来的。但是对自己的定位和目标不明确,很犹豫很恍惚。
之前就面过一个财务女孩子,整个面试过程中,眼神一直在飘,回答问题总是慢一个节奏,很明显不在状态,估计心里不知道在想啥,可能在犹豫到底要不要选择这份工作吧。
第七类就是价值观与公司不符的
简单来说就是对公司或者所面试的岗位不太认可,这种人即使再优秀,勉强录用想通过时间来改变他的看法也是很难的,最后也只是白浪费时间精力。
总体来说,其实态度真的非常非常重要,有时候即使是能力或者经验差一点,但是态度很诚恳,还是能赢得机会的。
第八类就是自恃过高,活在过去的光环里
比如昨天面了一个男孩子,之前在中国农业银行当信贷经理,开口闭口我们四大行,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我心里想这么风光体面,为什么要离职呢?
一问原来是嫌薪资太低了,一个月才两三千。
所以啊,有时鱼和熊掌确实不可兼得。
最后再简单聊聊我这次的面试实战,算是成功分享吧。
从去年7月底开始重返职场之后,也经历了三次面试(算上这一次),三份都拿到了offer。
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我明确知道自己的目标和长处,所以第一在选择职位的时候,是适合自己的,也是自己擅长的,这基本就保证了一半的成功。
另一半就是现场的发挥,除了我上面说的态度,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临危不乱。
再一个特别重要的就是要自信,不卑不亢。
面试,是一个双向选择,企业了解我,我同时也在了解企业,不过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谈,没什么好怕的,就当是跟朋友聊天,抱着一种分享和学习的态度。
即使是不成功,还有很多其他的机会,没必要把自己弄的紧张兮兮,都表现不出该有的实力。
其实面试确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只是写着写着就有些偏题了,下次找机会再把面试过程中一些好玩的故事分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