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非暴力沟通》,正在读第三遍,读第一遍时就心潮澎湃;读完第二遍,以为自己已然将非暴力沟通的关键要素了然于心,很快生活就会变得美好起来;不到两周就发现事情发生一两天之后才能想起:为什么我当时没能想起运用非暴力沟通呢?这样的事情持续了几次之后,我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浅薄自大,再次细读本书。我想,这肯定不是最后一遍。
说句题外话,今年读过的译作中,《人类简史》的翻译生动活泼,为历史知识的厚重严肃增添了不少轻松谐趣,如前几页文稿中出现的“祖奶奶”一词,让人忍俊不禁。
《非暴力沟通》的翻译风格与原作者“非暴力沟通”的思想一脉相承。全书文字细腻温和,除故事情景的需要,几乎没有激烈的言辞、浓重的色彩,在作者和译者的共同努力下,将一个对社会、对人生都影响重大的事情娓娓道来,使读者得到极舒适的阅读体验。
感谢两书的作者和翻译者为我们呈现了如此美妙的作品。
感恩之后,回到正题,说说我近期阅读《非暴力沟通》的一点感想。
非暴力沟通有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两个步骤:向内、向外。
向内:观察当下面临的状况,表达你的感受,体会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因为自己的什么需要没有满足?说出你的请求。
向外:倾听别人的感受,理解别人的需求,向对方做出真诚的回应。
这几个要素,每个字、每个词都很简单,组合起来也没什么难理解的,为什么我们总是条件反射般地就选择了嘲讽、批评、责骂甚至动用武力的“暴力”沟通呢?
①
我们习惯于把观察和评论、推测混为一谈
观察指的是仔细查看事物或者现象,我们在观察时,却常常用推测代替观察,并且还要附送一份“自以为正确”的评语。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
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
他懂的事情和你不一样?”
这是本书作者写的一首诗的片段,摘录于此,是因为它是对评判和观察进行区分的最恰如其分的说明。
观察和评论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你很善良是评论,你刚才给一位迷路的人指路是观察;你很乖是评论,你刚刚把你的袜子放到了洗衣机里这是观察。
提醒自己,用眼睛去观察,而不是用嘴巴去评论。
我们往往把观察和推测混为一谈。做到非暴力沟通的第一点就是要观察,观察他的行为,而不是推测他的想法。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
如果我们能准确推算出别人的想法,那么我们岂不是神仙了?多少误会就是因为凭空猜疑而产生,并且带来遗憾的。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的最高智慧。”
②
我们习惯于把自己的感受归因于别人
这是回避责任的做法,同时也表现出疏于对自己内心需求的感知。我们是自己的主人,身体是自己的,感受当然也是自己的。
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说,你的感受可能天壤之别,这样更可以理解感受是因为自己,而不是因为别人。
用眼睛去观察,然后用心去体会感受,我当下的感受是怎样的?是高兴、生气还是失落?我的感受是因为我自己的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我的期待没有得到实现,所以我才会有生气失落等感受,而不是因为别人做了什么事情。
领导批评你,你难过了。你难过不是因为领导批评,而是因为你想要得到认可,你不想丢脸被教训。
孩子成绩差,你愤怒了。你愤怒不是因为孩子成绩差,而是因为你想要他考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光耀门楣。
发现自己的感受,认真体会感受的根源在于自己的内心,可以使我们避免推卸责任,正视自己的需要和期待,同时也能理解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需要。
③
想想我们的初心
我们沟通的目的是什么?是希望对方痛苦羞愧、双方关系恶化决裂吗?不是的。不过,我们惯用的沟通方式就是通向这样的结果啊。
做成一件事总是不那么容易,练习写字,我们习惯了以前的握笔姿势,懒得纠正,这样很难进步。弹奏乐器,如果选择自己舒服的坐姿手法,那么声音和姿势恐怕都不美妙。
沟通也是,指责、嘲讽我们都会,使用非常顺手,完全直抒胸臆,可是这样的交流方式,对彼此的关系就是火上浇油,伤口撒盐,一言不合可能一拍两散,何苦来哉?
非暴力沟通是提醒我们拒绝条件反射式的交流沟通,避免张嘴就说,不假思索:
我们是否用情绪掩盖了事实,忽略了细节的观察,无视彼此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