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给自己订立的年度计划里,有一项是每周阅读一本书。算下来,一年也才52本。为什么一周只读一本书呢?是因为深知自己的阅读速度,我真的做不到一天可以读一本的速度。
也算是从小标榜爱看书的人,以前读书大多以小说为主。几乎都是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一本大部头的小说读下来差不多要一个月。很长时间以来,速读、略读等这些读书方法,对我来说没用,也一直改变不过来。
在2017年,我开始将阅读的方向逐渐转为实用型书籍,然而我的阅读习惯还是从头读到尾。多年养成的阅读习惯,造成了我的阅读速度一直快不起来。从头读到尾的通读方式,也让我在读了许多书籍之后,感觉起到的作用并不大,或者说过了很长时间后记住的东西不多。
读过就忘,是一直困惑我的问题。每次在读完一本书的时候,总是喜欢到豆瓣或微博上看看别人写的书评。对于一篇逻辑清晰、论据鲜明的文章,无论书评的论断是否与我心里想的一致,看完后都会心里佩服半天,为什么自己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只是知道了书的主题是什么,但是对于书的框架结构和书中的细节却没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我怎么就写不出这样有深度的书评呢?
阅读带给我越来越多的困惑,带着这样的困惑,我选择在这个月进行一次关于阅读的主题阅读。一年当中,想读的书还有很多,不懂得如何读书,就草率地开始阅读,是浪费自己时间和精力的行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读好书,必须要先学会阅读方法。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开篇就把我内心中的疑惑给抛出来:拿同样的书给不同的人阅读,一个人却读得比另一个人好,首先在于这人的阅读更主动,其次,在于他在阅读中的每一种活动都参与了更多的技巧。
我们在一页页翻阅一本书的时候,这本书里讲的内容是你都知道的或是都明白的,这本书只是将你知道的讯息传达出来,这样的阅读是为了获得资讯而读。
如果书中讲的内容超过你所了解的程度,你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你的头脑会从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理解,感觉上就像是破茧而出,这样的阅读就是为了增进理解而阅读。
阅读,就像是非辅助型的自我发现学习,是跟着一位缺席的老师在学习。只有当我们知道如何去读时,我们才可能真正读懂。主动地带着问题去阅读,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去寻找答案,并试着去回答问题,是主动阅读的基础。
书中提到四个层次的阅读。
第一层次的阅读,基础阅读。
称之为基础阅读,是因为这个阅读层次的学习通常是在小学时完成的。这个部分基本上达到的是词汇的增长,具备小学阶段的读写能力。基础阅读的每个阶段需要有老师的指导,基础阅读也是其他阅读层次的基础。
第二层次的阅读,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才算是真正进行阅读的层次。
我们在阅读一本书之前,必须得先明白这本书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自己想不想读这本书。那么用快速浏览的方式,先看看书名和序,了解书的主题; 浏览目录,了解书的基本框架; 检阅书的索引和重要词目; 挑选几个看起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 留意书的最后几页和后记。
系统略读可以让自己在短短几分钟内对一本书的大概了解很多,还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然后粗浅阅读,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头到尾读一遍,碰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就跳过,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检视阅读是一种训练有素的快速阅读。阅读的速度,不只是要能读得快,重点在如何读出不同的速度感,要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速度是恰当的。
我之前的阅读就完全没有考虑到检视阅读,阅读所有书籍都是用的同一种速度,才会经常一本书读了半天却发现读不下去了,或者在整本书通读完后都没理清作者的脉络,花了大量的时间,却没收获成效。
第三层次的阅读,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也是作者花了最多篇幅讲解的阅读技巧。分析阅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读者需要了解这本书的范围,这是一本什么书,整本书谈的是什么,列出全书的纲要以及整体架构,找出作者提出的问题或要解决的问题。第二个阶段就是对一本书精读的过程,理解全书的内容。找出书中的主旨、论述,找出作者的解答。
检验自己对书中的主旨和论述是否理解,最佳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话来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只会重复作者的话,或者是顺序上作一些小小的改变,并不是真正理解。能够用完全不同的用语说出同样的意义,才是真正了解了作者传达给你的“意”,而不是“字”。
在作书摘时,抄下书中觉得好的句子,其实是只解了作者传达给你的“字”。将全书的主旨和论述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对于某句话或论点在书上的空白处写下来,复述书的主旨就写书评。不管我们赞不赞同本书中的全部内容或是部分内容,都可以写成书评,然后在书评中提出自己的问题或意见。
在评论一本书的时候,必须保证自己先是能够读懂这本书。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就提出赞同或反对的意见,很大部分可能是缺乏思考盲目地跟从作者的论点或个人感觉与偏见。用辩论的原则来提出我们的观点,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把不同的观点当作是有可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帮我们更真实地判断:这是真实的吗?有意义吗?
第四层次的阅读,主题阅读
根据自己的阅读目标,确定书单,以关心的主题为基本的重点,找到一本书中对你研究的主题有用的部分。也就是先列出要回答的问题,然后让作者们来回答这些问题。可能得到的答案不止两种,我们就要找出不同意见之间的关系,再根据作者的观点来作分类。
看到主题阅读这部分,想到我现在进行的主题阅读,与本书中所阐明的主题阅读还是有出入。我只是就同一主题读几本书,但并没有事先列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对想要解决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会受到不同作者的影响,也就是不够系统的阅读。
在读完自己的第一本阅读方法的书后,对自己本来模糊的阅读方向和问题慢慢有了清晰的想法。接下来,我想我会列出问题,有目的的在其他的阅读方法类书籍里找到答案。
如果想要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必须阅读超越自己头脑的书,才能帮助自己的思想增长。
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只是更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