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听郦波老师讲诗词,感触很多,诗词讲究知人论世,所以词句和故事相得益彰,听得人荡气回肠,在别人起起伏伏的人生里感慨万千。我总以为痛苦比快乐更深刻,更透骨,不仅仅因为快乐人人所求而难得,痛苦人人避而不可避,更因为痛苦厚重了我们的经历,拓宽了生命的深广度,升华了我们的感悟和生命,更大的胜利在于,我们在苦与痛的磨砺下超越苟且,陵越邪佞,走向了诗和远方。
说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我该呼唤痛苦的到来了?非也!我认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是上天对我们的考验,让我们在红尘俗世里努力修行变成最好的自己。可是这些警示并未贴上标签,有时候甚至是面目狰狞,让人不止想退避三舍,甚至永生不复相见。世间之事奇妙就奇妙在此,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我们赤身裸体来到这世间,上天给我们的武器是什么?之前一无所知,只能是边战斗边获得,有的人早慧早得,有的人终其一生无缘。
我真的很想知道,大家同为上天的孩子,他赋予我们对抗苦痛悲伤苟且的武器到底是什么?
读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写下这首诗是因为永贞革新失败遭贬,他把他的心绪寄予在了这首诗里。飞鸟绝迹,人迹全无,陪伴他的只有漫天的风雪和充塞天地的万千孤独。出生于河东望族柳氏的他,自然是有凌云之志,怀抱天下的,可是被贬之后的仕途无望,抱负无处施展多令人绝望啊!这一舟一翁钓江雪?钓清高(如富春江畔的严子陵)?钓机遇(如渭水边的姜子牙)?还是钓自我的解脱?
同样因为永贞革新失败被贬的还有刘禹锡,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被贬二十三年,大好时光付诸苦寒边远之地,而他同样也是才华满腹,经天纬地之才,王叔文认为他有宰相资质,就这样一个大好青年,“满朝官职独蹉跎”,成了二王八司马中被贬最长的人。
这两人对抗苦难和苟且的方式截然不同。柳柳州风雪天垂钓,我想他除了漫天漫地的孤独,最想钓的是自我。人生的苦难远未止,目前的苟且无法摆脱,人生何以为继?我想这应该是每个生命都得去面对的课题吧。他找到了,他与自我达成了和解,他放下了执念,转而寄情于永州山水,于是文坛上迎来了由他开启的山水游记盛世的到来,永州八记到今天仍然脍炙人口。即便后来因刘禹锡而再被贬柳州,他也不再愤懑、凄苦,而是努力造福一方百姓,终于当初那个有着干净、通透灵魂的自我再次回归。
刘禹锡的自我与好友柳宗元截然不同。他没有转移注意力至他处,而是一直在坚守自我。在他的眼里心里,贬谪也好,宵小也好,都不足以动摇他的意志,他自始至终是那个不屈不挠的刘郎。贬谪十年,他奉诏回京,结果任命都没下,他却因一首诗而再度遭贬: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对那些新晋权贵政治暴发户进行了赤裸裸的讽刺。十十三年后,他再度归来,那这时候的他是不是就懂得谨慎小心了呢?非也。他再题诗一首——《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哈哈,当年的道士,当年的暴发户们如今身在何处?而我却卷土重来,我的志向仍在,我的豪情不减,且看终究谁熬过了谁!这真令人敬佩,那个骄傲的灵魂,历经千辛万苦,幸未蒙尘,反而被擦拭得越来越透亮晶莹,自带光芒!
历史上当然不止这两位,在自我救赎中让生命绽放异彩,比如东坡,被贬黄州,他却能直面自我,放下自我,掷去昔日的繁华,躬耕陇亩,“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完成苏轼到苏东坡的旷达转变,之后被贬琼州他还是能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的旷达惹恼权贵,再被贬儋州,原来东坡在琼州活得那么快意,根本不在意外在的宵小和打击。还有明朝的王阳明,在锦衣卫的囹圄之中,大难不死,从地狱归来,在贵州龙场悟道,奠定阳明心学基础,古往今来,阳明心学解放了无数人的心灵。要想解放别人,先得自我救赎,他也重新找到了当初的那个自我。
或者当我们降临在这世间,我们自身就携带着武器的,那就是真正的自我,那就是赤子之心!那是我们在这世间无论走多远,有多苦都不可忘却的自我救赎之道,那是我们找寻自我价值的原始路径,那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原始武器,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手握重器,只是走着走着,被苟且所阻,于是陷于渺茫与蹉跎而不可拔了。
我想我们每个人的灵魂里都自带诗和远方,别让它蒙尘,在境界和格局上不断打磨它拓宽它,不忘初心,无论有多苦,无论走多远,必定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