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自然者得自在

山水自然,才是永远读不完的诗句。

这是《池上日记》封面上的文字,深以为然。全书配以纯朴而美丽的摄影作品,在长河和大山之间,找回身体本能的记忆。蒋勋先生用他那温柔的心,曼纱的笔,在自然的引领下,分享着犹如儿时记忆般的真挚与感动。

在池上,没有电视,不看报纸,没有社交应酬。这个小小乡村,晚上八点,最热闹的中山路也少行人了。没有戏院,没有卡拉OK,没有夜店,台九线上的便利商店,开卡车的司机买了饭包,匆匆来去。世代住在池上的原住民,他们身上有一种笃定沉稳,不夸张,不虚饰矫情。写作,画画,散步便是富足人生,艺术的动机就是内心里念念不忘的记忆。

在池上,能听到更多的声音,树叶生长的声音,水渗透泥土的声音,昆虫在不同角落对话的声音,不同鸟类的啁啾,求偶或者争吵,清晨对着旭日的歌唱,或黄昏归巢时吱吱喳喳的吵嚷,也有昙花一 一绽放时欢欣又有一点凄楚 的声音,声音里有寻找,有盼望,有眷恋,有舍得,也有舍不得,有那么多点点滴滴的心事。

一切都依照自然的规律美好地运转着,只是现代的生活有什么东西变质了?急躁,自私,蛮横,草率,这个时代还会有真正土地的厚实安静吗?

白日里暄嚣哗然的都市,夜里推杯换盏的纸醉金迷,还有钢筋混泥土浇筑的高楼,科枝进步带来的便利,都彰显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夜深了拖着疲惫的身子入睡,早上再睡眼惺松的开始一天的行程,人与人的交流也更多的使用了电子设备,空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心灵的距离却越来越大……

世界的物产越来越多,生活的空间却越发的少了起来。比如,与许多人一样,我所希望的生活是可以简单一些,像一个母亲照顾孩子,日复一日,没有多余的爱恨。

就像是中世纪后期的阿西西,那个不断说爱与和平的圣方济各,带领着众人去看高山上春天解冻的冰雪,看枯枝上发芽的树,冰雪融化成水流,穿过溪涧,滋润草原,流成长河,然后跟大众说:这就是神迹。

要过理想的生活,大目标定了,其他都 可以调整。正如文中健康的正杰,他爱池上,却没有放弃都会,小小的岛屿,过自己 平衡的生活提供一种包容的想法。

颇有老子的“常无为而无不为”之感。只是社会的发展是飞速的,人类的文明也搭着历史的车轮向前正常的运行,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否认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生活上的便利与智能的卓越。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说:在一个地域内,由于资源(如空间、食物等)是有限的,因此每一个地区所能维持(支持)的物种数量及生物个体数量是有限的。生存斗争、自然选择的结果便导致具有有利变异的类型个体数目增加,相对劣势类型个体数目则减少直至被淘汰或灭绝。

可见,我们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经过优胜劣肽的幸存者。所以,保留住心灵的那一抹净土,山水自在心间。得自然者得自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岁月茬苒,秋意渐浓。雏菊绽放,暗香残留。又是一季枫红落叶时。 从没见过大海,所以也就无从尝过海水的味道。只听说一半...
    闽江学院阅读 222评论 0 0
  • 幻想,换个词叫白日梦,浪费时间和精力,如何解决呢?就是让自己忙起来,身心都忙,忙的停不下来,停下来了就总结、思考接...
    花小主阅读 112评论 0 0
  • 文/Nichole 纪事/随笔 吉隆坡半日游。 直到接近出境的时候,才恍惚间有了离开祖国的真实感,因为你能看到越来...
    翁萍阅读 838评论 0 1
  • 2018年3月28日,第一次出差,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到别的城市订酒店,,,这一天的第一次太多!在坐飞机之前我是如...
    班竜斯阅读 16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