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小时候挨打过,但长大以后依然成了一个优秀的人,这绝不是得益于你所受的那些体罚。《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中说:很多杰出的人士小时候都挨过几顿打——但并非所幸如此,而是所幸没有造成恶果。
永远不要打孩子,打孩子只会起到一时的警戒效果,但会带来一连串的潜在恶果。没有暴力的环境才最利于孩子的发育。打孩子即使只是打打屁股,都会降低孩子的智商,而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一个打孩子的父母,无疑是在告诉孩子:我对管教孩子没有办法,所以用“拳头”说话,而孩子在父母这里学到的就是用”拳头“说话,你会希望孩子在和兄弟姐妹之间有矛盾,或者长大后和配偶,和他的孩子产生摩擦时,用武力去解决问题吗?
孩子需要的是可敬可爱的父母,绝不是让他担心受怕的爸爸或妈妈,不要对孩子动粗,他们需要的是爱和鼓励。趁早放弃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旧观念,也别用”我小时候也挨揍,现在不是很好吗?“来坚持用打孩子来称自己正在管教孩子,如前文所说,所幸没有造成恶果,你想用孩子的一生继续赌一赌吗?
既然不能打,那要怎么办?除了情感引导外,我们也应该教会孩子,让孩子清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所以设定限度和情感引导一样重要。设定限度并不是恐吓或者威胁孩子,我们只需要让孩子知道做什么事情”行“,做什么事情”不行“,这个过程用理性和逻辑来说服孩子,用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孩子,远远比施压或者恐吓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每个人都有情绪,任何时候弄清楚自己情绪的内在原因,确保不把怒气发在孩子身上。比如,一个”屡教不改“的孩子,又在干净的墙壁上涂鸦,在把火撒在孩子身上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为什么自己有这么大的怒气?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因为孩子不听话,再一次把墙上乱涂乱画了,但为什么我看到这种场景时是生气呢?在我的固定思维里,是不是认为孩子要听父母的,如果不听,我作为父母的权威好像被挑战了?还是在潜意识里,我对管教孩子觉得很无能为力,为什么说了那么多遍,还要乱涂乱画,怒气会让自己显得比较有力量,掩盖自己的无能为力?总之,弄清楚自己的”心结“,再解决问题,可以避免自己把怒气发泄在孩子身上。
当怒气上头的时候,来个”积极的暂停“,降火后在和孩子聊聊自己的感受,包容孩子的感受,但同时给他设定限度,温柔而坚定的告诉孩子做什么事情是”不行“的。
当遇到孩子的”不良行为“时,两岁以下的孩子,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不要和孩子谈心,更不要让孩子”面壁思过“,年纪决定了他们根本无法理解。
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抱着孩子,或者和孩子平等对视,等他平静下来后,请他告诉你”有什么不对“或者问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问问孩子”下次会怎么做?“而不是纠结于怎么又这样做?如果他不知道怎么做的话,告诉孩子怎么做才是恰当的,并在孩子相处了解决办法的时候,感谢孩子帮忙想出了解决办法。
世界上没有”行为不当的“孩子,只有束手无策的”父母“。一起学习更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温柔而坚定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