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物事的感受
——评鲁海的诗集《夜色无边》
文/向笔群(土家族)
当下是一个泛诗歌的时代,不少人认为,只要是分行的文字就是诗歌。其实这是对诗歌的一种误读。当我读到鲁海的诗集《夜色无边》,就让我产生了一种感觉:作为一个90后的青年诗人,面对物事,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我一直认为,诗歌就是诗人面对物事的独特感受与言说。现在中国诗坛出现了一些怪现象,就是将某个生活过程的分行化。而鲁海却是将自己面对的物事作为书写对象,从中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就是与不少的90后的写作的不同之处。
当我们面对“黑夜无边”的时候,我们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诗人究竟要表达什么?当我读到《石匠》时候,我对鲁海的担心是多余的:
他们每天都在为别人打凿
坟石和墓碑
他们在墓碑上刻着别人的名字
他们每天都很谨慎地雕刻着
他们曾也有过担忧
每刻一块墓碑时,都害怕
把自己的名字刻上去
诗人书写的石匠的感受其实也是诗人的,诗人作为一种文化的代言人,往往就是通过自己的文字中把别人的感受表达出来,同时也是生活的预言家。诗歌作为一种言说方式,可以从更大的程度表达诗人对人事景物感受。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恐怕“永恒”是多数人的精神指向,但是在这一永恒之中,我们究竟能拥有什么?鲁海的《永恒》就回答了其中的疑问:
其实,我从未想过
我会诞生,而且是在黑夜里
在灰暗的茅草屋
沿着母亲的呐喊
从那时候开始,这世界又多了一块石头
鲁海从生命的诞生出发,消解了传统文化中所谓的“永恒”命题:从那时候开始,这世界又多了一块石头。世界多了一块石头就是对普通生命的认同,也是诗人对人生态度的解读。诗人的创作应该发现,不是重复别人的思想,作为一个90后作者,这应该是值得我们称道的。诗歌重要的使命就是对生命的关怀与生成关照。在古今中外的诗歌史上,优秀的诗歌总是洋溢着对生命与生存的书写。
从鲁海的诗歌中,还可以看到一种与生俱来的感情,在他的生活中,他对自己的亲人比一般人有着不同的感受,如果说要最喜欢他的诗歌,我比较喜欢他的《父亲的水烟》,这是一首充满着人间烟火的诗歌,触动人的感情:
父亲坐在屋檐下,云朵在天空聚集
水烟筒的水在父亲的心脏上翻腾
黑夜如此漫长
我们却没有说过一句话
一个乡村父亲的形象凸显在我们面前,作为儿子,见到父亲的状态,所思所想,让触摸到常人不能理解的心理指向:
父亲常感叹到,那些没有睡眠的时光
听牛在圈里啃咬黄草的声音
就是一种幸福,在母亲走了多年以后
父亲的形象从诗歌中已经立了起来。“水烟筒”只是一种写作的载体,目的是要表现父亲的人生态度与精神的向度。在当下,不少的诗人创作越来越私语化,从本质上不再关注的人间生活,而鲁海在父亲的面前,把父亲的生活融入了诗意。他的《母亲的眼泪》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书写了一个乡村母亲生病住院场景:
她躺在病床上
看着屏幕上自己的名字
自我们出生以来,她从未去过医院
当医生喊到她的名字时
我们四姊妹就站在门边
她眼睛一直看着我,那前所未有的恐惧
……
我叫“妈妈”这两个字是多么的有气无力
这就是真情诗歌。好的诗歌就是真,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流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古今中外,具有影响力的诗歌就是洋溢着真情实感,是从心里发出的声音,那就是诗歌,那才是真正的诗歌,面对住院的母亲,诗人才能喊出“妈妈——”一声妈妈喊出诗人心灵久违的内疚或忏悔。吕进先生认为,诗人是生活的儿子,诗人创作往往与自己的生活有关,当我们面对生活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态度。比如每一个人在黑夜里,有恐惧有幻想有期盼等,而鲁海面对黑夜就有了“黑夜孤独”的思索:
我亲眼目睹,一失眠的人
掏出自己的灵魂。总算等来了黑夜
究竟是什么人在等待着黑夜?诗人的答案没有具体的指向性,因为面对黑夜,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解读,有不同的思考。如《黑夜激动》《我没有一个完整的夜》等都是表现同一主题的生活作品,其中流露出作者的创作意向:
黑色的风吹进村庄
古寨在我的脚底下蠕动
骑着公牛的勇士回来
斗兽场上响起洪亮的歌声
大地的伤疤又一次沦陷
黑夜的背后潜藏着让人费解的很多元素,作为诗人,力图全面地展示出其存在的合理性,在黑夜中,又有多少让人向往的东西:
我开始寻找舞会上白色的衣裙
一张令人发指的面孔滑落
玻璃窗外响起一阵马蹄声
吊铃在没有频率的脚步声中
一点点与风的影子吻合
面对黑夜,作者把某种人性展示在读者面前,还原了某些生活的本来面目,读者在阅读中找到某种切合口,让人产生了一种想象,作者也就完成了诗歌的创作,让诗歌告诉人们的某些现象,或许这就是诗歌的使命。如《致一条河流》:
我们沿着一条安静的河流
我们想跟着这静走到河的尽头
我们走着走着,时间便慢下来
我们的渴望来自一座村庄
我们的失望也来自一座村庄
诚然,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有条河流,故乡的河流锁住了每一个人的心头,每一个人心头的河流的分量显然是不同的,因为每一个人乡愁是不同,在日趋城市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人目睹了自己的故乡沉沦,故乡的美好的河流成为了某种记忆,面对故乡的河流,我们往往会产生某种失望。从渴望到失望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过程,我们的诗人,在历史的大潮面前,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鲁海的诗歌题材是广泛的,各种题材都写,诗歌有一些杂,但是每一首诗歌都是经过反复的打磨的,特别在时间节点的作品较多,或许与他在某个时间节点想的问题有关,其实作为有关90 后,已经超出了他这个年龄的思考范畴,如《没有死亡的挽歌》《天窗》《夜幕》等作品,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人生思考,因为他的诗集就是《夜色无边》,黑夜作为了诗歌创作的主色道,让人产生了一些联想。作为评论者,我总想从他的诗歌创作中找到一种路径,但是我的每一处尝试都是徒劳的,就像诗歌评论界普遍认同的那样,诗歌是不能解读的,事实上也是如此,比如《时间之书》:
我的黑夜是你的影子
在夜中黑色的湖水突然波光粼粼
乌云在我的空间里没有睡眠
这也是你的影子
诗歌是不能解读的,只是可以感受,更多的时候,诗歌只是人的一种精神的指向,“黑夜”或许是鲁海诗歌的某种指向,不一定就是真实的黑夜,而是生活中某种元素,读者只能凭借自己的感受力去体味。
对生存的关照在鲁海的诗歌占一定的比例,《乞讨者》喊出了撕心裂肺的声音:
他们常以某种方式
哭喊,哀嚎,声音穿过人群的心脏
那么多的乞讨者,那么多的残肢,碎体
携带异乡的口音和最后的尊严
向社会,向人群宣告他们的生活方式
这类弱势群体的背后,有着很多的现实社会问题,作为诗人,是非常无奈的,只有在诗歌中表现这种生活状态,作为一个90后,怀有如此悲悯之心,显然是值得称赞。诗人在面对某种生活的时候,发出自己的声音,显然就是一种诗人的责任。当下不少诗人就是在自我之中反复地暴露,缺乏某种社会的关怀意识,鲁海作为有个90后诗人,具有这样生活的穿透力,这就是我比较看好他的地方。比如《关于两只灰麻雀的死》就是一种生命的关怀,我们指的生命不仅仅是人类,而是自然界的一切生命,我作为生命主义诗歌的理论工作者,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就是自己的创作使命,鲁海从人类到鸟类的关注,无疑就是他的大爱之处,两只灰麻雀的死的背后有有双诗人的眼睛在打量:
揭开最后的面纱
风铃在玻璃之外响起
森林里的那只灰麻雀
它睁大了它黑色的眼睛
酿造罪恶的应该是人类本身,在世风日下的当下,又有多少人面对麻雀的死亡而呼吁呢?只有那些具有良知的诗人才会关心这类事件。从这个层面而言,鲁海已经超出一般90后的自我为中心的写作路径,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黑夜不会永远无边的,黑夜之后就是黎明,我期待鲁海新的作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