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特有的传说;各地的祖先们德厚流光,被后人世世代代传颂。
我们小渔村靠海,按理来说,靠海吃海,我们应该是渔民的后代,还该有什么《渔光曲》这样的文化底蕴作润色。
但我们这儿偏偏“剑走偏锋”,因为我们祖先遗留给我们的故事是:
我们这些人,都是海盗海匪的子嗣后代。
Emmm...倒也是靠海吃海没错。而所有的故事,也都从这儿开始萌芽。
上梁不正下梁.....歪?
因为祖先们作奸犯科的不良行径,我们小镇上的居民常年为人诟病。一旦某个奸佞出自我们家乡,外界一定会说:“毕竟是海盗的后代!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么一说,我们的祖先也是真不识相,只管自己寻欢作乐,一点儿也没管我们这些后人的死活。
自然的,这样的“光辉”历史让我们对先辈们讳莫如深,缄口不言。所以我们这不兴宗祠,更甭提什么福荫,家谱是更不用说了。
你想想,人家往上数几代,不是朝廷高官就是商界巨贾,我们这往上数,数出一个江洋大盗或者前朝悍匪,别人是流芳百世,我们是重金悬赏。羞赧之情腾跃而起。
所以,老一辈和下一辈也无甚可说,总不能跟孙辈吹嘘:
“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嚯!当年人称{二胡子}!独手操大刀,杀人无数,堵截官船,抢劫官银500担,强取民女18门,哎哟喂!可厉害死了呢!!”
——想来都有点脸红。
《新中国剿匪记》
后来,新中国剿匪,我们这儿作为“重灾区”,战况甚是惨烈,流传了好多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See,我们这可为后人称道的故事,都是关于勇猛的战士怎么让我们祖先嗝屁的。
但听说,我们的祖先负隅顽抗,战士们也损失惨重。青山处处埋忠骨,不少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士因此长眠于此。
烈士墓被安置在面向大海的高山上,有些甚至连名字都无从考证。他们离家乡千山万水,无法魂归故里。时光嬗变,四季轮转,小镇的居民们一代一代延续,只有安眠此地的烈士们,永永久久地守望着他们为之浴血奋战的土地。
小镇政府每年都要对烈士墓进行修缮,小镇居民也经常去参拜,寄托我们希望海洋风平浪静、世道永世太平的夙愿。再者,也感谢这些烈士教训了我们不像话的先人,把渔村居民的生活拉回到正轨上来。
最后一代海盗就此陨落了。下一辈的居民痛定思痛,肃正门风,终于走上了栉风沐雨的渔民之路。自此以后,这片海洋亲民起来,成了每个小镇居民磨灭不了的烙印。无论春夏秋冬,晚饭后,每一位小镇“土著”都要雷打不动地去海边遛上一圈,像给婆婆请安的新媳妇那么准时。
海边的我,海上的星空
每当心情愁闷,或者文思堵塞,我也喜欢去海边坐一坐。
到了夏夜,就像今天一样,我什么也不想,就往堤坝上一躺,听着“哗啦哗啦”的潮涨潮落,望着耀亮夜空的点点繁星,远处混沌的地平线上,散落着一片片离家的,忽明忽暗的渔船。
我喜欢长时间地这样躺着。翘着二郎腿,抖着脚尖,哼着小曲儿。在没有照明的海边,在静谧的黑暗里,没人认识我,我也不认识别人。
我就这样吊儿郎当地躺着,发呆似的看着一整片海上的星空。有云的日子里,带着腥气的海风一吹,就吹动了天上的星星,每一颗都沿着各自的星轨转动,像是不紧不慢的流星勾勒着天空的痕迹。
奶奶的蒲扇
我酷爱夏夜星空。因为它联结着我幼时记忆深处的情怀。那时某个盛夏的夜晚,我寄宿在乡下的奶奶家,蛐蛐聒噪地叫嚷着,飞蛾傻不愣登地撞着钨丝灯泡。
我好动地在藤椅上爬上爬下,奶奶从井水里捞出浸泡着的西瓜,一边切好端给我,一边摇着蒲扇着急地帮我驱赶着蚊虫。
我拿着西瓜,往凉丝丝的藤椅上一躺,眼前是一整片盛大的、明艳的、璀璨的星空,像海底深处闪闪发光的钻石。
我心里一阵感动,脑海中突然迸出两个字:幸福。夏夜星空,是我对幸福最早的定义和诠释。
以至于我以后每次看到星空,都会不自觉地想起那一夜凉爽的藤椅,冰镇的西瓜,还有温柔的奶奶。于是,就这样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被爱。不用努力,不用迎合,不用讨好,就大口大口地吃着西瓜,吃到满脸都是,做一个只会呆呆看着星星的废柴,仍然有一双手帮你驱赶纷扰和不安。
我可以整夜整夜地看星空,看到每颗星星都转了个圈。然后想着:先前先辈们落地为寇,是不是受了这片海上星空的蛊惑呢?
而奶奶最终不告而别,现在又在哪颗星球上为我摇着蒲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