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规的制定“不仅仅是出台一纸班规”

对班级来说,规矩就是班规。好的班规不仅有助于规范师生的言谈举止,打造团结奋进的班集体,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首先,班主任要开展班建活动,把班级组织建立起来。在这个过程中选出班长、学习委员等班干部,负责相关的班级管理事务,并发挥好监督作用。

其次,建立班规。班主任利用开班会,让全班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要建立班规,让学生明白建立班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接着师生共同商议制定班规,制定班规时要尽量涉及到班里的方方面面,如思想品德、学习、纪律、卫生、班级或学校的各项活动等。

如:我遇到过这样一件事:一次,班里一名好动的男生,排路队时插队被值日老师抓住,当时他情绪一激动要罚该生扫地三天,该生说:“班规没有这一条,我不扫。”这件事启示我:班规制定要全面,尽量不要有漏洞。

再次,抓住典型,整治违规的人,表扬守纪的人。如果发现违反纪律的,从他的内心去考察他,是出于什么情况下违反纪律的,如果情有可原,原谅他,并在班级公开说明原因;如果原因不可恕,就惩罚他,并在班级公开说明什么原因要这样惩罚。同时,做得好的要鼓励、表扬。无论奖惩,都要有理有据,这样才可以让班级有正气,大家才不会说老师偏心。

总之,管理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离开了学生的自我教育,真正的班集体很难形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