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上各种直播、分享、讲座、课程、live、问答越来越多,不说别的,光是PPT课程在网上就一堆一堆的。
可是在这个充斥着在线教育和知识变现的时代,我们如何才能更高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呢?
今天诺记就说说在线学习一定注意规避的误区——过度好学。
【一】
爱好学习也会错吗?
这就要从“学习”这个词开始讲起。汉语中很多看似一体的词语其实是有各自意思的。比如牙齿,“牙”和“齿”就是不同的,牙靠前,齿靠后。学习也是如此,“学”和“习”是不一样的。
学是输入,是接触新知识;
习是应用,是输出,是将新知识落实到生活中。
从这个角度看,很多朋友非常好学。比如很多朋友会说:“诺老师你的公开课我看了好多遍了,可是目前做出的PPT还是很丑,有没有更多的课程可以推荐啊?”
这就是个非常典型的问题,大家一起思考一下,看公开课算是“学”还是“习”?根据我们之前的分析,观看课程或者书籍当然属于“学”。好“学”却不好“习”,是知识变现时代最常见的误区。
看了堂演讲技巧,就觉得可以轻松搞定课堂展示了。
看了本关于烘焙的书,就觉得自制蛋糕原来离自己这么近。
听了堂关于沟通的课,就觉得原来说话之道也并不复杂。
……
是不是很熟悉呢?回到PPT上来,常见学PPT的方法有:看书、泡论坛、看PPT大神作品、听PPT讲座……但是无论这些素材的质量有多高,都是输入。
如果拿一本书反复看,看10遍;或者拿一节课的视频反复看,看10遍,你会有什么感觉?你肯定会觉得课程里说的所有东西我都牢牢掌握了,产生一种“我懂的很多”的感觉。可这种感觉并不能直接提高你的PPT水平。
更不幸的是,由于你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材料中的知识,所以一旦实践受挫,学员就很容易把受挫的原因归结为“材料不够好”或者“学得不够多”。于是更焦虑了——看来我要学的还有很多东西啊,再买点书,再听点课吧!
如今互联网知识的更新速度简直可怕,到处都是课程、讲座、分享、论坛……于是就源源不断地学了下去,打造出了一番勤奋好学的景象……
【二】
如何破解“好学”陷阱?
如何破解这种陷阱呢?论语里不是有句话吗:“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一语道破天机:输入和输出相结合。
如果你学的是技能类课程,记住两个字:实践!
比如英语、吉他、PPT、编程、烘焙……那最好的实践方法就是把最新学到的知识实际用一遍。也许你会在实践中碰上各种各样没想到的问题,这时候你再带着问题回头看书或者听课,或有完全不同的体验。
举个例子,我在早期的PPT公开课上讲过一个“Ctrl+D试错法”。其实道理很简单:每次在对于PPT进行大范围修改的时候,首先用Ctrl+D复制一张原稿(A页),这样一旦试错失败(B页)就不用一步步疯狂撤销了,直接删掉改稿(B页),回到原稿(A页)重新改就好。
美观好看的PPT往往都不是一步到位的,都是经过各种试错、妥协、优化之后的结果:暖色好还是冷色好?横排好还是竖排好?配高清图片好还是配icon图标好?这些都没有绝对最优解,往往都是要试的。
在尝试前保留份备份,这个道理不难懂,也不会让你的PPT变得更酷,也没有什么复杂的技术。但是如果你不去刻意练习,培养良好的习惯,实际操作中就会耽误大量的时间。
这个视频后期的学员反馈就很有意思,常做PPT的学员都反映这个办法非常实用;而那些希望拓宽眼界,想学点“镇场子”绝招的学员,都觉得这个部分缺乏亮点,平淡无奇。
刚才说了,如果你学习的是技能类课程,实践是最好的输出。而如果你学的是知识类课程,比如历史、文学、数学……
那请记住另外两个字:复述。
因为面对无法直接落地的知识,最好的实践方法就是尝试自己的话总结或复述一遍。只有自己真正弄懂了,才能说的出。同时,用给自己的话也很重要,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用自己的话去表达,否则就只能照猫画虎地背诵原文。
【三】
如何进一步提升?
最后,诺记再说说,如果对于目前已有的知识掌握得很扎实了,希望进一步提高,我们该怎么做?再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适当增加难度。
健身的朋友应该知道,同样是俯卧撑,有很多种演变的形式:标准俯卧撑、宽距俯卧撑、扑跳俯卧撑……只要你的身体对于标准俯卧撑已经适应了,就可以用这些变化来进一步刺激肌肉。而技能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你希望用一分的知识换取三分的收获,给自己可以出出难题是个不错的方法。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2011年8月,我给自己定了一项挑战:不用彩色,只用黑白制作一份PPT。当时我已经进了新东方,于是我还加了个附加条件——做一份中英双语的PPT。于是《10种必备求生工具》这个PPT诞生了。
这份PPT完全属于自己给自己出难题:不用彩色图片,不用各种色块,再加上中英双语,当时构思确实花费了很长时间。结果这个PPT后来被许多PPT网站收录,都被标记为精品。而且我还对于图片处理、图标搜索、切换动画的使用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当时获得的很多经验至今还在影响我的设计和培训。
1个月前,我无意间翻到这个PPT,略微调整优化之后,决定发布一个2017更新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6年前给自己的这个小挑战。下方可以看到下载链接(百度云)。
《10种必备求生工具》https://pan.baidu.com/s/1mi7fvQw
总结
对于如今网上迅猛增长的讲座、直播、分享、课程,诺记给大家如下建议:
要“学”更要“习”。输入输出相结合。
重复输入容易产生“我已经会了”的错觉。
带着问题去学习,收效更好。
在实践时给自己出难题,可以加深理解。
思考题:下载诺记的PPT观摩,算是学还是习?
2017.08.23
作者简介: 诺壹乔,演示培训师,深谙职场演示痛点。专注于帮助职场人提升思维,总结套路,提高幻灯片制作效率。课程简单实用,被学员称为“PPT偷懒专业户”。已出版《拯救加班族的PPT秘籍》
微博&微信:懒人诺壹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