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师大化学与化工学院:走进烈士陵园,感悟红色文化精神
中国青年网潍坊1月20日电(通讯员郭士骁)党的二十大以来,我国日益重视对于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的传承,为了更好地感悟红色文化与精神,体会革命英烈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2023年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IChem-薪火相传”队队员郭士骁走进潍坊市烈士陵园开展社会实践,瞻仰革命英烈,学习了解英烈相关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和战略安排,为增强实践队员的党史、国史教育,讴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历程,1月10日实践团队成员郭士骁深入潍坊市烈士陵园,追寻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弘扬红色文化和时代精神,营造团结进步、昂扬向上的良好风貌。
自1月3日起,在实践的前期调研过程中,实践团队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问卷调研方式,走访调查累计200余人次,收集材料,整理数据。通过队员们线上商讨并且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实践团队发现人们对于红色文化及精神的了解程度不深,同时这也使实践队员掌握了整体情况,确定以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精神为宣传切入点,为下一步实践活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1月10日,实践队员郭士骁前往潍坊市烈士陵园开展实践活动。潍坊市革命烈士陵园长眠着中共山东省委委员、潍县中心县委书记庄龙甲等1654名革命烈士。实践队员通过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为革命烈士扫墓,参观烈士纪念馆,了解烈士的相关英雄事迹等方面进行深入实践。
大门旁边的展板上展示了社会各界人士、组织机构等前来瞻仰悼唁的剪影。陵园正中心的方形烈士纪念碑亭熠熠生辉。4米高的烈士名录碑上刻有1117位烈士的英名。高26米的纪念碑矗立广场中央,碑体正面"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贴金大字出自毛泽东主席的手体。碑的底座镶有四幅栩栩如生的石浮雕像,分别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人前仆后继、顽强奋斗的光辉形象。现代化革命英烈展馆则坐落在纪念碑后面,运用声、光、电等先进展示手段再现潍坊儿女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历史。走进纪念展馆,展馆内展示着抗战时期战士们使用过的武器,穿过的旧衣服同时还有战士们曾经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使用过的日常物品,物品上方则是一块块展板,叙述着所展示物品的来历与其背后所隐藏的鲜为人知的故事。花岗岩烈士卧碑静卧芳草丛中正对着的是潍县战役纪念碑,碑的下方是四块浮雕,各刻有四个不同时期的典型事例。东面,是建党初期潍县党组织创始人庄龙甲的形象,他正站在人群中间,向人们传播革命的火种。北面,是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马保三领导寿光牛头镇武装起义的场景。西面,则描绘了1948年4月2日到4月27日发生的潍县战役。南面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99年到2000年发生在高青抗洪抢险的一幕。经过队员深入地走进潍坊市烈士陵园与革命展馆,队员认真地了解与体会,重温当年革命奋斗艰苦卓绝的简陋条件与不易,让队员感觉如同身临其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在前期制作调查问卷广泛调研,分析得出有关结果的前提下,队员深入探访潍坊市烈士陵园,瞻仰革命先烈,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与伟大精神,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品味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同时,实践队员也了解到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虽然被大众有一定了解,但是人们对于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的认知仍然十分局限,实践团队还应当进一步加强有关宣传工作,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宣传广大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让人们熟知更多更深层次的红色文化与精神。让人们尊敬先烈,缅怀先烈,以先烈们为榜样,赓续红色基因。通过实践与宣传,进一步厚植人们的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为青年学生树立榜样,让青年学生牢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砥砺奋发,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