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不是只有北极和南极,还有一个第三极青藏高原。不是必须信奉佛教或基督教,你也可以走出一条【第三极】信念。第三极在哪里?第三极就是你见世界,见众生后,你选择的和任何人都不一样自己的路”。
--王后娘娘
我没有见过王后娘娘,在宋晓鸣老师的朋友圈常常看到。今天又在宋晓鸣老师的朋友圈读到她在【小岛】平台分享会上的演讲文章《通往不同之境的第三极》,深受触动。这是我读过的介绍有关西藏旅行的少有的美文之一。
关于宋晓鸣老师,我在洛阳的建业桂园听过她的一场讲座《向乔布斯学演讲》。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知性优雅的晓鸣老师。她此前供职建业集团品牌管理中心总经理,后创办【小岛】知识分享演讲平台。是把生活和工作过成诗和远方的优秀女性。我常常看她的朋友圈的美文。
西藏是很多人心中向往和朝圣的地方,每个人心中都有去西藏的梦想,我也有,我太太多年前就表达过这个愿望,因为孩子还小,所以一直未能成行。关于西藏,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关于西藏的印象-贫穷、神秘、神圣。但终究没有亲历的人,只能通过文字和影像去感知西藏,无法真正从身心上去体验西藏。
第三极,不仅仅指的是青藏高原,还有你见世界、见众生后,你选择的和任何人都不一样自己的路。
当我们呱呱坠地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见世界。只不过,我出生到12岁之前,我见的世界就是袅袅的炊烟、茫茫的大山、绿油油的稻田和光着屁股追着嬉戏的小伙伴;那个时候,还没有电灯,没有电话,没有电视,在昏暗的煤油灯照耀下看读书,为了离开大山,去见大山外更大的世界。那个时候,我的世界里经常有父母的唠叨,甚至争吵,还有挨打,以及一个月吃一次的肉,一年穿不了几次的新衣裳。那个时候,对我来说,我的世界很小,但我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我一定要去看看。
高中毕业前,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因为在县城读了三年书。1995年夏天,我和同在一座大西北的城市念大学的高中同班同学,结伴同行坐了43个小时的火车抵达。我们到广州去坐火车,途径广东梅县,被黑心的摩的司机宰了,绕路收了我们三倍的车费。那一刻,我感觉外面的世界并不美好。有一年春运在广州火车站广场候车,我被一个小偷用刀顶住腰间要钱,吓得我不敢吭声,我说我是学生没有钱,小偷放过了我。那一刻,我意识到繁华的世界并不安宁。
世界在我们的眼中,是五颜六色形态各异。有时候,并不是黑白分明,也许还有灰色的空间。我们的眼睛有时候看不到许多阴暗的角落。我们看到的世界,也许和真实的世界截然不同。我们感知的世界和我们看到的世界可能截然相反。在少年时代,会对世界的不公打抱不平愤怒不已。高中时曾经为了同班同学的不平遭遇,我拍案而起仗义执言,结果被班主任严惩,我虽然最后违心地检讨,但至今在内心我从来没有认为我有错。
随着毕业、工作,随后见世界,更是见众生。恋爱、结婚、生子,买房、按揭、打拼,我的生活轨迹和大多数在都市奋斗的年轻人一样,并无多大的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逐渐学会了和这个世界妥协,也学着和不堪的人和事周旋,懂得该低头时要低头,该弯腰时要弯腰,我只想,让家人过得更好。
我们见众生,但众生不平等。在这个成败论英雄的世界,谈平等是一种奢望和理想。于是,我们要重新审视自我,审视这个世界,学着接纳和融入。有些事我们不同流合污但也很难洁身自好,但守住我们自己的底限和基本的伦理纲常。这个世界需要多元化也确实是丰富多彩五彩斑斓,我们带着欣赏的眼光去感受世界的美好。
在三十六岁的那年。见世界,见众生后,也许是对一成不变的生活的厌倦,觉得自己无法突破自己,我选择了创业。我不知道这算不算见世界,见众生后,选择的和任何人都不一样的路。当体验过后,创业的路,其实多数的归宿都一样,失败的概率98%。但经历了,就不后悔。跌倒了,重新爬起来,拍拍灰尘,重新上路。
39岁那年,我接触到中国式众筹。杨众筹用他见世界、见众生后的感悟,开创了中国中产阶级的第三极。在近一年的探索中,中国式众筹犹如我心中的圣地西藏,那么近,又那么远,那么神圣,又那么神秘。它,会是我生命中的第三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