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我们大多数人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乖乖呆在家里,不让病毒有可乘之机。
我总结了一下周围小伙伴们呆在家里的各种姿势,供各位想换姿势的居家小伙伴参考。
"戴口罩"复读机
“我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家族群里苦口婆心,劝说各大长辈戴口罩,少出门。”@明敏
“我给爸妈发了各个科普公众号的科普,都不管用,说看不懂。最后发现还是网传的‘戴口罩是福’一击必杀。”@李豪
适合家族群的戴口罩/忌野味宣传图在这里↓,大家自取:
疫情追踪
“看看新发病例数,看看新闻采访,再看看热搜事件,一天很快就过去了。”@蒙蒙
“看看最近各种‘特效药’,很热闹呀:克力芝、沐舒坦,双黄连也来一板……反正我一个都没买。”@天晴有云
“每天看新闻,看到一线医生的新闻就特别焦心,有些其它的就……真的很失望。但还是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能够战胜疫情。”@一个匣子
实话说,我从来没有在刷新闻的时候心情如此起伏不定:
而且各种网传“特效药”的说法,让我深深怀疑自己生物白学了。
但没办法,现实里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是我们没法掌控的。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尽量做好我们控制范围内的事情。
熬夜打榜 在线监工
“在线看盖医院啊,我可以看两小时不动!没想到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偶像居然是台挖掘机。小蓝加油!”@LinL
“盖医院直播!每个人都很辛苦,希望大家能一起扛过去!”@一知
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已经竣工了,还好河南小汤山开始建设了,云监工们可以继续努力。
伺候小主
“三餐家务陪玩陪睡陪作业,老母亲没有资格无聊。”@Jing
“娃终于玩累睡着了,我终于可以开始思考:为什么有人在家会觉得无聊?我已经忙不过来了!”@DD
“不无聊,累死了,不想带娃,想上班。”@土豆开花
据说,六神磊磊这张图片是许多老父亲老母亲放假在家的真实写照:
脑洞大开
“拼图啊,拼好之后还可以拆了再拼一遍。”@珂珂
“原来Siri真的可以玩成语接龙!”@峰哥
“吃鱼,吃完之后用鱼刺拼图,我昨天拼了个‘福’。”@ZHANG Peng
“把电脑键盘一个个抠下来,再安上去。我可以玩一天。”@KChen
“而我就不一样了。我下载了一个可以和陌生人聊天的软件,每天晚上12点和别人连麦,打3分钟就挂。”@mao
对于这些优秀的小伙伴,我只想说:请继续你们的表演!
厨艺大赏
“每天的思考就是:今天做什么吃呢?”@可爱多多
“为了找点事做,我天天烘焙,于是已经拥有了三个月都吃不完的各式面包和蛋糕。”@阿驰
这位说三个月吃不完的小伙伴,我不介意帮你分担一些。
放假之初,我立下雄心壮志决定做饭,至今为止做的最复杂的饭菜是煮火锅……
励志健身
“这个假期窝在家里只做了三件事:吃饭、睡觉、做insanity健身。已经减了四斤了。”@王凌宇
“艾玛评论里有个掉了四斤的?!三斤的我一个激灵奋起直追(不过人家做的是insanity就还是挺服气的)。”@L
我默默回忆了一下,我最近每天都做了“从阳台到客厅”的散步运动,偶尔还会进行名为“刷碗”的“高强度”运动。
学术研究
“太无聊了,逼得我不得不开始写拖了很久的论文,但是四天只写了五千字。把人话写成非人话真的太难了!已秃!”@阿福
“我发现一个很酷的,就是看老的论文,我们出生以前的论文,实在很精彩很好玩了!”@凌霞
我一直觉得,现在的科研论文,很多都是使用人类文字的另一套语言……倒是不少早期的老论文语言相当生活化,甚至有时可以看到“当地机构这不让那不让,所以我们只能做XXXX”的吐槽,不失为优秀的八卦来源。
众志成城
“我有些医药圈的朋友,我们一直在帮医院找物资。符合标准的不好找,每天都在微信上泡着。”@Tong
“我这几天都在联系国外的朋友找口罩、防护服,国外用的标准和中国的不一样,花了很多时间来研究。”@达子子
为这些小伙伴点赞!我想很多小伙伴也是一样,关注着一线医生的平安。我自己也找了众筹购买物资的组织,希望能为一线医疗贡献一点力量。
不过,医用物资有固定的标准,请大家在捐物资时一定要注意和厂商及接收方核对,确保物资是医院可以用的。
网上有一个志愿者团队“布谷小组”整理了湖北医疗物资标准(不是官方文件),我把链接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https://shimo.im/docs/wDtQpGCgghWkgVxD/read?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尽管我们不得不窝在家里长蘑菇,但我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场战役贡献一份力量。无论是对家人的科普,还是对疫情的关注,无论是“云监工”,还是捐物资,都有用。
哪怕是一个沙雕的脑洞,在这个时候,也可以为正面的情绪贡献一份力量。
欢笑真的可以增强抵抗力!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科普不烧脑”,转载请联系作者。非授权转载或抄袭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