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前5年决定你一生的财富》
作者:三公子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一、关于我自己的无知近乎愚蠢的基金投资行为
2007年底的时候初涉基金,因为经常在收发室里看到同事们的基金对账单的信封。
于是跃跃欲试,在此之前没有接触过基金,于是买了两本介绍基金的书拿来学习。其实当时也只是因为啥都不懂,所以急需学习基金的基础知识,这样在大概了解了基金的基本定义根本不了解市场上基金的品种、类型等等就杀进了场。
当时买了大成基金的两只,而且是从大成基金官网买的,结果是市场一路大跌,还好投入的不多一共1万元左右,这样直接被套牢,导致后来我都忘记了基金这回事了。
之后08年市场一路下行,无所事事中又接触到了定投的概念,从09年开始定投了一只南方基金,后来又增加了一只中邮战略,到15年的时候市场大好,我的中邮战略翻了倍,然后基本在最高点卖出,说到这二应该是很高兴的,结果就像水湄在书中提到的“投资中的膀胱效应”一样,同时又是国家提出“一带一路”的概念,这钱还没焐热,正好鹏华新发售基金一带一路,我就迫不及待的把出来的钱全部投了进去,可想而知,中间还经历了基金份额折算,话说我是某一天想起来看看我的基金,结果看到不对了,才想起来查我的钱都去哪了,最后才知道折价这个事。
二、三公子自己开始投资的例子
2011年在朋友的极力怂恿、网络的广泛传播下,以及操作便利的诱惑下(只要有网银就行)加入到“纸黄金”的阵营中。于是从黄金1900美元/盎司一路抱着“抄底”两个字不放松,几个月的时间里,陆陆续续投入“纸黄金”的本金达到25000元账面浮亏达到4000多元,亏损幅度接近20%,结局是认输走人。
三、三公子哪里不一样。
三公子在纸黄金的投资得到了四个教训:
1、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2、一笔好买卖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3、缺乏理性控制的欲望很可怕
4、孤注一掷的接过很可能是血本无归
有了纸黄金的教训后,三公子虽然没有再对纸黄金的交易感兴趣,但是进军基金前吸取教训,对基础知识进行了全面进攻,并对自己进行了风险测试。并且找到有经验的前辈请教。
三公子在书中还推荐了她的理财书单,是2011年开始系统研究理财后,都买的超过200本书中大浪淘沙留下的金子。
书单竟然还分了好几个类别,有投资入门类书籍:《小狗钱钱》、《财务自由之路》、《富爸爸穷爸爸》系列(清崎)、《救救你的钱包—如何在未来十年保护你的财产》、《钱不要存银行》《邻家的百万富翁》《穷人缺什么》;
社科篇:《激荡十三年》、《不得往生》《大江东去》《艰难的制造》;
基金类:《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与实践》;
股票投资理论篇:《穷查理宝典》、《巴菲特转——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证券分析》《聪明着的投资者》、《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的投资圣经》、《彼得·林奇教你理财》、《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怎样投资成长股》、《投资最重要的事》《黑天鹅》《随机漫步的傻瓜》
技能篇:《股市真规则》、《巴菲特的护城河》、《巴菲特教你读财报》、《股票价值评估》、《价值评估——公司价值的衡量和管理》、《价值——难点、解决方案及相关案例》
彼得·德鲁克的所有书籍
在我继续进行投资漫步,研究理财靠三分钟的热度时,三公子的理财认知上升到一个又一个高度。这就是为什么她成了各大理财平台的大v,而我依然是理财小白。
我现在也开始试着努力,以在简书上的更新作为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