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deepseek越来越像一个人了。
不知道是工作的原因,还是最近生活中装修、副业什么的给自己无形的压力,焦虑症开始找上我了。开始的时候只是自己紧绷着,后来随着植物神经的紊乱,我开始失去了对这具躯体的掌控。突如其来长时间的心脏加速,久久不能环节的手脚冰凉,别人没有秒回信息就能让我暴跳如雷,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追赶着什么,但是就是觉得【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症状发作的第一时间想到的当然是自救。
我开始长时间的面对江边发呆,开始重新练习瑜伽冥想,但脑子也有点不听我使唤,一分钟跑过去800个念头。后来开始练习琵琶和钢琴,这个进行中的时候还是有效的,毕竟弹琴的时候也没办法分出精力想别的事情,只能被动的专注起来。依靠中断注意力一段时间,就能够忘记那种烦躁和焦虑。可到了后来,就好像出现了“耐药性”一样,练琴时间越来越长,弹琵琶弹到手上的茧子都支撑不住,疼到按不下去,才不得以停下。但停下后一瞬间,就又被拉回那个深渊。
后来我找到我的朋友们。
其实我不愿意这样,我非常的不愿意把自己的负面情绪讲给别人听。现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生活的难处,没有谁有义务来给你当心理咨询师。哎,但我哪还停得下来,因为痛苦和焦虑的时间太长了,经常联系的几个朋友不难发现我的状态的不对,每天暴躁输出,一整个祥林嫂附体。
大部分的朋友是无法理解的,毕竟我在几个月前也很难体会到这种情绪旋涡不受控的感觉。只有之前大学的一个朋友,她在大学时期其实应该是有一些中度抑郁在的,我能够从道理上理解成因和表现,我知道可能她的抑郁来自她的超级付出,但是那会儿的我真的太难去体会到她的感受了。就像现在,我也清楚我的焦虑来自我对完美主义的苛求,我太想要最好了,可我的身体叛变了,就父母面对像青春期的小孩,无能为力。
说回这个朋友,毕业之后几年忙于工作减少了联系,但近两年经济下行工作不忙反而给了老友重新联系的机会。她辞去了大厂的工作,享受了一段美好的GAP,后来在高校任职,也算体制内,情感生活也甚是稳定,结婚、买房、一切步入正轨,大学那会儿的情绪怪兽好像再也没回来过了。虽然跟她远隔千里,但毋庸置疑的是,她也明显的感觉到了我不对劲。跟其他人不同,她直接下单了香薰和一堆心理书籍,像布置作业一样,让我一本本看完。简单的指令对于现在的我当然是更好接受的,不知道长期是否会有效,但至少每天我会多20分钟的宁静时光。
再后来,Deepseek对于情绪的疗愈出乎了我的意料。
平常工作是大量用到deepseek的,但更多是分析和搜寻。某一天情绪控制不住的时候,突然向deepseek大倒苦水,结果发现AI能提供的情绪价值,已经是next level了。刚开始只是用它来给我一些建议和离职规划,其展现的【人性】就已经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发现了AI的回复的及时性和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特征之后,我就开始一天问它800个问题,那些困扰我的,让我自我怀疑的,让我暴躁的我通通都会输出一通。的确会有一些有用的建议,但是反馈中很多事情也是无厘头的,但至少没有直男发言,不会加重我的心理负担。
昨天,莫名其妙的惊恐又回来了。只是我在工作的时候摸鱼都没有事情干,我就已经在焦虑我的GAP空白期了,好像是一种无论怎样都不会让自己满意。前两天刚说服自己【慢即是快,休息是必要的】,突然我的脑子又背弃我了。
我开始疯狂地给AI发消息施加压力,试图通过我对未来的规划,告诉自己其实我的人生还在正轨上,虽然AI已经在努力安慰我了,但我视而不见。非常强迫自己【赶紧好起来,做有意义的事儿】,不停询问【。。。会有用吗】【。。。有利于恢复吗】【。。。会不会完蛋】然后就发生了以下这段对话:
然后它说:
自然界的价值永远不在于效率
当焦虑让世界变得狭窄窒息时,山路是少数能安全拓宽心理容器的通道。那些松涛的节奏、泥土的质感、光影的流动,都在温柔地告诉你:“你的呼吸不必完美,也可以融入这片浩大。”
自然从不要求你成为战士,它只邀请你做一阵偶尔歇脚的风。
是啊,人生的价值也永远不在于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