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练习的正确方法

重复练习,形成肌肉记忆,是学习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仅仅是大量的重复练习,就一定能够得到理想的练习结果,达到完美的练习目标吗?显然没有这么简单。

小孩子学习乐器时必须经过长期大量的重复练习,就从练琴这件事来分析重复练习的问题。

很多孩子练琴时,喜欢一遍又一遍地演奏乐曲,尤其喜欢演奏完整地演奏乐曲,或者完整地演奏某个段落。这种练法可以将乐曲或段落再现出来,从而给练习者一个心理激励“我能够演奏这个作品了!”这种练法固然很过瘾,可以带来有益的心理暗示,练习者可以从中获得不少成就感和满足感。

这种练习方法最大的弊端在于:已经练会的部分,经过一遍又一遍的强化,越来越熟练。

但是任何一首全新的作品对练习的孩子来说,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片段或者部分是有一定难度的,是不能轻易掌握的。这些部分在练习时非常容易出错,每将乐曲过一遍,这些困难片段也就过了一遍。

将乐曲练习一遍,困难片段也才只练了一遍,这个练习的量对于困难片段而言,是远远不够的。比如一首乐曲完整演奏一遍需要1分钟,如果每天用30分钟来练习这首乐曲的话,困难片段才练了30遍。对于已经掌握了的内容,30遍的练习足以强化肌肉记忆。但对于还没有掌握的困难片段而言,每天30遍的练习量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

如果这首乐曲的困难片段占全曲的20%,专门练习困难片段,练一遍需要1/5分钟,也就是说每分钟可以练5遍。用每天练习的这30分钟专门去攻困难片段,可以练习150遍。

你看,每天的总练习时间不变,改变练习策略,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最需要大量时间来重复强化练习的困难片段,练习的量居然可以扩大五倍!以前五天练会的内容现在一天就可以练会了。所以,重复练习应该合理安排练习内容,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最需要大量时间重复强化练习的部分去,不要在已经掌握的部分花费过多时间。

另外,完整练习全曲时,由于困难片段的存在,每一次都不能痛痛快快地“过瘾”,一遇到困难片段,要么磕磕绊绊地闯过去,这些片段不是出错就是乱七八糟;要么放慢速度,虽然不出错,但乐曲的完整性大打折扣。

如果只是放慢速度练习,乐曲整体性不好,造成的危害还不是很严重。但大多数孩子喜欢那种“硬着头皮闯过去”的“过瘾”式练习方法,这样的方法势必要从困难片段那里“冲”过去。“冲”过去就不可能做到仔细认真,严格规范。磕磕绊绊、错误百出是常态。

人的大脑和肌肉的记忆可不会分辨好坏,只要是重复和强化练习的东西它一定会记住。困难片段本来就容易出错,如果用“冲”过去的练法,每次遇到困难片段时几乎都是出错的,经过大量的重复练习,这种错误就会形成牢固的肌肉记忆,要想改掉非常困难。

所以练习时应该给困难片段留出比较多的时间,专门练习。练习时一定要在能够不出错的速度下进行,即使练得很慢,但每次练习都是正确的,给大脑和肌肉提供的是正确的信号刺激,大量练习后,记住的也就是正确的信息了。

练琴如此,其他许多需要大量重复练习以形成肌肉记忆的项目都是如此。第一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安排大部分时间练习困难片段,用同样多的时间,将困难片段练习更多的次数;第二要强化正确记忆,每次练习都要力求正确,大量重复练习才能越练越好,如果每次强化练习的都是错误的,那越练越糟糕也就是必然的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8种练习《哈农》的触键方法 目前,练习手指的教材普遍采用《哈农》,很多学生虽然已全部弹完,但他的手指仍没有达到预期...
    ibluebox阅读 5,812评论 0 0
  • 天才真的存在吗? 1763年,7岁的莫扎特开始了他的环欧洲演出,成为一代传奇人物。莫扎特年纪很小时就能准确辨识任何...
    丹菡阅读 12,979评论 4 106
  • 【同心同德意识】 一幅八尺整幅竹笋图“同心同德”画好了,感觉自己“同心同德意识”又强了一点,理解更深刻了,大家可...
    竹童阅读 3,836评论 0 0
  • 如果一个经常穿帆布鞋的人突然穿起了凉鞋,那就是袜子已经很久没洗了。
    沐雨禾阅读 825评论 0 0
  • 至我的小伙伴儿: 上班的路上,察觉到自己的心情莫名其妙的沉重。记得之前在湖北学习哈他教陪课程时,代代老师说...
    FineYoga芸芸阅读 1,482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