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临近期末,一位专业老师去世
:
2017年1月14号中午,得知姨妈之前遭遇车祸
:
2017年1月15号中午,参加姑父葬礼
:
2017年1月15号晚,得知爸爸不久前住院
:
2017年1月17号晚,刚参加完一位老奶奶的葬礼
:
2017年1月28号, 春节
:
:
这是截止到目前,
也就是2017年1月17号19:21分我参加完老奶奶的葬礼后,
回到家中以前了解到的各种灾祸。
不知道你是什么感觉?
有心酸,有难过,有对生命的珍惜,还是感慨?
我都有。
当我坐在酒桌前,
我的心和两三年前一样,多少带着些气愤和不解。
死人本是件悲伤的事,为什么非要请大家胡吃海喝,
把酒言欢,
歌舞升平,
这样很高兴吗?
(在我的家乡,谁家死了人就要摆酒宴请亲朋好友来吃饭,这种现象在农村更甚)
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对于主人失去亲人的悲伤情绪还是有的,
只不过对于那些一喝高就高谈阔论的人,
我总觉得这是对死者及其亲属的极不尊重。
不过今天我没有发声,
我只想静静地做一个看客,观察每一位前来吊唁的人。
“7000/㎡?太贵了,
你买那里的房子还不如买御龙湾的房子!”
说这话的是一位71岁的“老人”,
加引号是因为他看着确实不老。
如果单看他的相貌的话,
顶多也就58、59。
还没开饭,他和旁边的一位60多岁的女人聊天。
“你在这里玩会儿,别乱跑”
一位老奶奶对孙子说的话
(可能是重孙),
旁边坐着的是他爷爷
(可能是太爷爷)。
今天去世的是一位90岁高龄的长寿老人,
如果说这位爷爷是她老伴儿的话,
我一点儿也不奇怪。
实在是太老了,
怎么和孙子玩?
果然,
还没开饭,
小孩儿就睡着了。
看着这对爷孙,
我先是觉得搞笑,
之后又有点感伤。
爷爷年纪可能真的大了,
随时随地都有离开的危险。
但孙子还小啊,
少年不识愁滋味的他能把哀乐当催眠曲入睡,
这在爷爷心中不知是否是会心一笑那么简单?
爷爷在一旁抽着烟,我继续观察。
“今年**做的不错啊,
厂子开的很大,原本河边的田现在都是他的场地”
“啊,都是他的了?就河边那些吗?”
“对啊,都是!”
“诶,你以前不是做记者么,怎么不做了?
要是现在还做退休工资肯定老高了!”
“唉,还说这事儿,
我现在的工作还是以前***硬拉着我去的,
不然哪有这么舒服啊?”
“你们知道吗,
今年轮到我们队里分钱了,
去年是他们,明年你们”
“真的啊?”
“嗯!”
我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
我发现这是每一个人的不同活法。
但作为上一辈劳动人民的子女,
我们的父母大多坚守一个原则:
年轻时受够了贫苦,
活着要为下一代创造财富!
这个理念几乎构成了他们活着的最大理由。
而每一场葬礼,
都是对于这种活法的一次考验。
当看到他们的父母的死,
他们的朋友的父母的死时,
虽然还拥有着这种活法带来的一种强大的心灵保护力,
告诉他们坚持了大半辈子的追求是正确的!
但是,
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些不安。
这种不安的情绪来源于对活法的真理性的怀疑,
以及对死亡的恐惧,
还有面对未来生活是否依旧具备勇气。
所以,
中国的餐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怕的。
这些人一坐到餐桌上,
便只能夸夸其谈,
加上中国人本就爱聊的本事,
开始逐渐交流起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只有通过闲谈,才能从彼此的话语中寻找慰藉。
心灵的共通点一旦打开,再累的身躯也能得到释放。
至此,
生活又有了信心,来年的奋斗依旧活跃。
听着咿咿呀呀的哀乐,也不觉得悲伤,
死只是一个自然现象,腿便不自觉地打起了节拍。
这是他们的活法,
20岁的我看着排队吊唁的人群,
我的活法在哪?
我是否应该遵循上一辈的活法,
也从死亡中获得答案?
但是死人不会说话,
我只能透过观察,一点点领悟。
我发现人群的上方有一片天,这片天可能就是个希望。我没有否认上一代的活法,我只是觉得应该有点变化。
比如今天我听到之前听过的一句话,也是在葬礼上,是我妈妈说的,她说办丧事就是活着的人做给活着的人看的。仔细想想是有那么些道理。当我们面对失去的时候会想珍惜,但珍惜的时间总是不长。生活固然有时单一,但如果能时刻揣着心思去品尝才会过得充实。
今天走在路上,8岁的外甥问我,有没有人能活到200岁?我犹豫了一下,说有。因为以后的医疗条件,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一定会活得更长,但找不到正确的活法或者多生活总是失去信心,感到孤独,恐怕给你200年,也不算多吧?
最后,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获得长久的快乐,
我希望人人都能留心生活,
哪怕停下脚步,尝试一下,
不难,真的。
(喜欢本文的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疯子五彩,文章都是原创的,写了我对于生活及成长的感悟,希望能和你交流,等着你,我每天都会更新)疯子五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