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人事变动,由于是原负责人(潘绍辉)蓄意并充分准备的, 以致员工呈现四种状态。
一.大部分原物流团队员工(?人),被许以高薪,并许诺协助其向中驰,以办公场地搬迁为由,要求离职赔偿。而集体转投“百顺”,同时等待时机随潘一起加入“国美”。
二.原百库中层管理人员四名,外加一个孕妇。由于之前薪资偏高,百顺目前无力接收,表达愿意留在中驰工作。但实际并不配合交接工作,不服从新的工作调配。同时暗中支持,要求离职赔偿人员跟浙江中驰的人事谈判。
三.原大部分仓储团队基层员工,愿意留在中驰(?人),继续原岗位的工作。百顺目前对仓储业务没有岗位需求。
四.申请离职,未要求经济补偿(?人)。对原百库负责人及其管理和做法不认同,从而造成对中驰前途失望,申请离职,另谋出路。
针对以上四种情况,按照总公司给出的处理原则——用工成本和人事风险最小化,处理进程如下:
第一类:费用,工作交接,签署正式离职协议,适当补偿。另其离职。
第二类:由于是原百库中层管理人员,掌握所有核心业务。所以尽量安抚,交接,减少损失。后面通知其解聘,进入离职程序。
第三类:逐一谈话,留用。
第四类:正常离职程序。
以上处理工作结束之后:
1.原财务,人事岗位合并。降低人力成本。
2.其他仓储主管,物流主管备选人已经到位,进入工作状态,等待入职。
3.因业务萎缩,物流岗位人员(包括正式员工和协议员工)比之原团队缩减,后续配合业务恢复和扩展,逐渐补充。
这次的人事变动,给我公司正常业务带来巨大损害。原负责人的恶劣行径,职业操守,为行业所不齿。
不过,这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也难以避免。同时也反应出原来的管理模式(中驰和百库分别成立独立核算的公司),存在一定的管理隐患。
希望通过这次的合并,以此为鉴,探索另外一条业务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