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培“新时代沃土” 助力青年绽放青春芳华

       近日,蔡奇看望慰问北戴河暑期休假专家时指出,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形成了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如今,青年人才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新时代为青年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鼓励青年人才勇担时代使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青年的命运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新时代的壮阔征程正呼唤青年人才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需要持续为青年人才搭建成长阶梯、拓宽建功渠道,才能让青春的智慧与力量,转化为推动民族复兴的磅礴动能。

       铸牢理想信念之魂,锚定建功立业方向。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青年人才的成长,首先需要扣好 “思想扣子”,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新时代的青年人才,当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 “国之大者” 的内涵,在科技攻关最前沿、乡村振兴第一线、社会治理各领域找准自身定位。从 “两弹一星” 事业中隐姓埋名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到新时代扎根大山的 “90 后” 驻村书记,从航天团队中平均年龄 35 岁的科研骨干,到疫情防控中逆行出征的青年医护人员,一代代青年人才的实践证明:只有将个人追求与国家需求相结合,才能让青春绽放最绚丽的光彩。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青年人才的思想引领,通过理论学习、榜样宣讲、实践磨砺等方式,引导青年人才在回望历史中坚定信仰,在对标先进中砥砺初心,让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的誓言转化为矢志奋斗的行动自觉。

       锤炼过硬本领之基,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新时代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核心是创新能力的比拼。青年人才正处于创造力迸发的黄金时期,唯有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在创新中突破瓶颈,才能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当前,我国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的突破,背后无不活跃着青年人才的身影 ——“嫦娥” 团队、“天问” 团队、“奋斗者” 号团队中,青年科研人员占比均超过 60%,他们用扎实的专业素养攻克 “卡脖子” 难题,用创新思维打破技术壁垒,诠释了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的深刻内涵。鼓励青年人才建功,需为其搭建 “练兵场” 与 “试金石”。要健全青年人才培养机制,通过 “导师带徒”“项目历练”“轮岗交流” 等方式,让青年在关键岗位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要营造宽容失败的创新生态,允许青年人才在探索中试错,为他们提供 “容错纠错” 的制度保障;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导青年人才在 “卡脖子” 技术攻关、区域协调发展、基层治理创新等领域深耕细作,让 “纸上学问” 转化为 “实践成果”,让 “青春智慧” 破解 “时代课题”。

       优化成长成才生态,搭建干事创业平台。“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 青年人才的成长,既需要自身努力,更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与社会氛围。近年来,从 “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到 “百万青年技能培训行动”,从户籍制度改革到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配套服务优化,一系列政策举措为青年人才解除了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投身事业。但也要看到,部分地区仍存在 “重引进、轻服务”“重使用、轻培养” 等问题,制约了青年人才的创造力。优化青年成长生态,需拿出 “绣花功夫” 精准施策。在政策支持上,要建立健全青年人才评价体系,破除 “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 的桎梏,让实绩说话、以贡献论英雄;在服务保障上,要打造 “一站式” 人才服务平台,解决青年在安居、婚恋、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急难愁盼,让他们感受到 “此心安处是吾乡” 的温暖;在社会氛围上,要大力宣传青年人才的先进事迹,让 “奋斗者可敬、创新者光荣” 成为社会共识,让青年人才在尊重与期待中增强干事创业的底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