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下午三点的时候,我还在忙着研究如何跟PHP的人把要做的界面说清楚,zxy给我发了一张图片,是旦事记停更的截图,接着,她发来两个字:心疼。
赶紧把手上的事情推给了PM,找到前几天分享的那篇《985和211》,从文章里进入公众号,再找到停更通知。
是的,我并没有关注这个公众号。
在这个信息越来越碎片化越来越轰炸的现在,我已经没兴趣去关注一些偶尔爆出来的公众号,也懒得去点开那些已经关注的公众号,尽管我自己也在运营着两三个号。
这不是一个从业人员应该有的素质啊,我知道。
说这些我只是想表明一下作为一个吃瓜群众,我不知道这篇文是怎么火起来的,也不知道它后续遭到了多少的网络暴力,也不知道停更通知里说明的财务啊创业啊这个公众号是不是商用的这些乱七八糟的细节。
我只是就这个文表面上的意思,想表达一点我内心表面上的意思。
劳烦各位习惯于深思的人,绕道走。
对于《985,211》的文,就学历上来说,作为一个211的毕业生貌似真的没立场来评论一个985学生写的东西。我之前转发,仅仅是因为,我也有这种令人悲哀的焦虑感、自卑感和那种自以为是最后跌下深渊的无力感。
这些都是懒得去跟别人诉说的一些苦闷,怕别人不理解,怕自己太矫情。
这些都是知乎大神里抨击作者时提到的格局太小、眼界太小,觉得看到别人能买得起一万的包就觉得自己一无所有的无知。
所以大部分人的这些情绪,都在成长过程中慢慢被消化掉了。
她只是恰好写出来了,用一种互联网的方式,用一个复旦的类官方的公众号。
所以她也只为这种传播途径道歉。
“读者没有去理解作者心境的义务,但作者却需要为读者的解读付出代价”
所以一度我也很排斥靠文字吃饭,因为要附和、要承担责任。
但个人公众号对我来说,和很久之前我坚持写了五六年的网易博客和偶尔更新的QQ空间是一样的,我没有宣传,愿意留下来的人,就好好听我自说自话就好。
提到那种焦虑和自卑感,之前在《身而为人》文中写过类似的,贫穷带给我的焦虑感。
如果有一万人看到这个文,大概我也会被抨击玻璃心,因为前桌穿了我买不起的衣服,而自卑,是物质女、是格局不够大、是愚蠢。
你要一个普通的高中女生经历多少才能配得上“格局”两个字呢。
多年以后的我,经历过生生死死,也不敢说就能担得起这两个字。
那个时候,成绩作为唯一能刷得出存在感的衡量标准,得之万事大吉,失之,嗯,失之。那些为了高考自杀的人,大概能告诉你们失之是什么。
所以辛辛苦苦考上复旦,有了一点优越感怎么了?有了优越感之后发现,周围人更加厉害,有了自卑感,怎么了?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女生啊,并没有强大的内心,眼界和心胸都很狭窄。
我就不说我蠢到因为不想买一本书而退出奥数竞赛的事情了。
我也因为初中争取保送名额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你要加油咯,别人如果明天考试比你多五分你就没有这个名额咯。”而焦虑的胃绞痛到吐胆汁,在连续一个月凌晨一点睡觉五点起床备考之后。
我也因为被这样一吓导致那场考试语文头一次没写完作文,最后五分钟提示的时候拿笔的手狂抖都写不下一个字,只能在最后几十秒草草写了一句话作为结尾。感觉整个人生要崩溃的我找到当时认识的一个姐姐嚎啕大哭,都有想放弃下面所有考试的冲动了。
格局像我这么小的人,放在网络世界里,是不是压根不该活在这世上浪费空气?
只是后来我慢慢变成一个不那么较真的人,心很大的人,没心没肺的人,才能勉强撑得起自己的世界。
后来哪怕我穿着从奥特莱斯买来的200一双的匡威正窃喜的时候,室友回来拎着几个Vans的袋子说最近出新款了好好看啊,我也只是很高兴的说是嘛给我看看。
你要说在某一瞬间心里不刺痛,是不可能的。
比如大学的时候我把刚买的山地车钥匙放桌上,另一个室友推门进来高兴的跟我说,她淘到了一辆二手车,只要80块哦,晚上一起去石塘街买鸡蛋灌饼吧。我也是很高兴的跟着她去了。
你要说在那一瞬间,一瞬间的一瞬间没有一点心疼,也是不可能的。
只是更多时候,我在意识到人是生来不平等之后,就不那么挣扎了。
我没有资格去嫉妒别人,当然也没有资格去怜悯别人。
我们只是一步一步的,在自己与生俱来的资质的基础上,努力得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
如果说,这就是你们要的格局。
我特别特别喜欢一本小说,反反复复看了很多很多遍,是八月长安的《橘生淮南》。
不是因为言情和爱情,也不是因为温润如玉、谦谦君子的盛淮南,而是因为那个敏感,喜欢说谎,喜欢装作与世无争却时时刻刻在心里衡量细枝末节的洛枳。
为什么喜欢呢,她的自卑、骄傲、阴暗和脆弱,和我如出一辙。
昨晚睡不着又翻出来看,看到她站在巨大的施华洛世奇广告牌子下面仰着头含泪看着射灯。
大概我能理解她那种,羡慕背后闪闪发光的女生的家世,羡慕她们可以拥有任性和嚣张的资本的感觉,又能理解,路过农民工在酷暑中睡在树荫下午休时,想起自己的父亲也这样在工地上工作时候的心酸感。
我们就是这样特别普通的女孩子啊。
这个世界对于内心敏感的人是不公平的,现实并不漂亮,所以他们内心,尤为受伤。
一帆风顺的人难以理解,对这个世界大声说爱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情。
这样一说,林黛玉也没有那么可怜,是吧。
写出这些细小甚微的、类似神经末梢刺痛感的女生,这么心思细腻而敏感的女生,我觉得不应该遭受这么严苛的对待。
那些说“觉得周围人比你有才而自卑的,是努力向上;觉得周围人比你有钱而自卑的,是性格畸形”的人,我想问问你们是认真的在打这些字的吗,你们的格局又在哪里?
你们可以有不同的观点,比如一群人给自己打个标签说:“我上大学是纯粹为了梦想,我从来不被物质所累。我每天过的很充实。”
如果你们真的是这样,那真心太好了,这个社会对应届毕业生的诟病就不会那么多了。
但我想你们也需要接受跟你们不同的观点。如果公众号只为主流声音发声,那?
后来跟zxy扯了一些三观是否应该相同的问题,牵涉到一些关于家长的事情。
我说,哪怕你最亲近的人,尊重你、支持你,都是建立在你活在他们想要你活着的方式中。
一旦你脱离他们想要的轨道,他们就觉得大事不好。
这其实也是一种功利心。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