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理解一波之前不清楚的“上下文”的意思

引用某个兄弟的回答我感觉我有点理解了,

引用自 https://segmentfault.com/q/1010000000420778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它反映出了我一直以来秉承的一个观点:

对于学习和使用编程语言来说,在某种程度/情形上,语文甚至比数学更重要!

编程语言之所以不叫编程“公式”而叫“语言”,恰恰是因为排除数学的部分(算法等)之后,表达就是它的一切。语句、表达式、控制结构、作用域、语境(即上下文,我个人偏好叫它语境)……这些东西哪个不是和表达紧密相连?我所说的语文,并不是狭义的课本,而是泛指使用自然语言时培养和锻炼出来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太多的程序员无法在编程语言的领域里更进一步突破自己的瓶颈,根源不在什么算法、逻辑上,而是在于“弱得可怜”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无恶意,只是相对于同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言)。

拿这个“上下文”来说吧,我们都知道程序执行是有过程的,这个过程会在许许多多个执行环境中切换,最终到达终点。

如果你不关心内部的细节,那么你可以把一个独立的程序看做是一个完整的上下文,有东西进来,有东西出去(输入/输出),也就是所谓的“黑盒”。

然而我们是程序员,我们不可能不关心程序的内部细节。于是当你进入黑盒探索的时候,你就会遇到一个个保持独立,但又可能相互关联的语境。此时,清楚的分辨上下文的边界以及在每个上下文中分清对象是谁就变成了非常非常重要的能力!

如同楼上某位所言,我们天天都在处理“上下文”,身为以汉语为母语的我们来说,如果搞不清“上下文”是怎么一回事,我觉得你小时候语文一定很为难吧?

让我举个虚构的例子:

某时某地,你站在那儿没动(断点),听见俩人对话:“哎~你老实说,你到底喜不喜欢他?”,“哎呀……我真的不喜欢他!”

现在我们问你:对话中的“他”是谁?(想想看面向对象里的this或self)

你肯定会说:“没上没下的,我哪儿知道是谁?!”你答对了!这就是“缺少上下文”的典型范例啊~

我们打断点在某一句,然后看到 debugger 告诉我们this的值是多少,于是我们就知道代码运行到这里是对还是错。但是 debugger 如何知道此时此刻this指的是谁呢?不妨自己想想试试,想明白了,就搞懂上下文了。

最后按照我的理解给一个总结:

所谓上下文,就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点下(比如断点触发的那一刻),在某一个特定的位置(断点的那一行),你想要了解当前目标时所需要的前因后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738评论 25 709
  • Spring Cloud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中一些常见模式的工具(例如配置管理,服务发现,断路器,智...
    卡卡罗2017阅读 135,620评论 19 139
  • 介绍 JavaScript中有一个被称为作用域(Scope)的特性。虽然对于许多新手开发者来说,作用域的概念并不是...
    安_6dd1阅读 4,562评论 0 8
  • 学佛之人,当思我即众生,众生即我。 都是自家人,红包不必去抢。 从因缘而说,是你的,人会主动送来。 不是你的,抢也...
    喂叁师兄阅读 5,581评论 0 2
  • 【文|霖霆】 先讲一件羞羞的事情:今早没有排便成功,到现在都觉得很难受。我时不时都会有便秘的毛病。晨起排便可以很好...
    仓语亭阅读 4,461评论 19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