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华泳
编辑 | 杜昕
大家好!
在我的读书会群里,大家曾经围绕苏菲·海灵格的一段话,有过讨论。
苏菲·海灵格的这段话是这样表达的:
“最危险的想法就是为了使自己拥有越来越多的钱财开设公司或事业。如此一来,我就是在强调'我不足够'的想法。'我好少'的想法驱使我要求越来越多。其他人会感觉到我不是真的想要服务任何人,我觉得其他人必须服侍我。在我们的时代里,这个想法是最危险的,无论对事业、健康、家族、配偶、孩子与众人而言都是如此。每个人都被它拖了进去。”
今天,我想来分享一下,我基于海奶奶的这段话,以及群友们的讨论而产生的一些想法。
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要稍微细分一下,可以分为:动力,动力的标的物,以及,行为。
生命本身有一种动力,就是要追求某些东西的。这种动力,从本身来说,没有问题,没有错误。
生命生来如此。为什么?我不知道。
有人解释说,生命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是为了择偶,也就是为了更好的在交配的时候占据有利,把自己的DNA传递下去。
但是,在我看来,这是“用某种存在东西的好处来解释这个存在本身”。
什么意思?
比如,植物有向光性。为什么会有向光性呢?有人说,因为要更好的生存。这就是“用某种存在东西的好处来解释这个存在本身”。其实,并不算是真正的解释了“植物为啥有向光性”。
从植物学来说,向光性是因为生长素怎么怎么的。我不是科学家,所以,我在这里也不具体说了,有兴趣的您可以去百度。
我只能说,生命,生而有一种动力,就是要“生长”。就是要长大长高。
追求某种东西,也是一样。
无论你觉得这种动力是好还是坏,你既然是生命,你生而为人,你就无处可逃。除非你死了。
好,动力生来如此,我们都懂了。
但是,是不是,动力是好的,动力的标的物也是好的呢?
有人把这种动力(追求某些东西),用在了探索科学上,有人用在了服务于人上,有人用到了追求更多的金钱上,更有人,用到了追求作恶上。
小偷偷东西,追求不留痕迹,希望成为天下第一神偷,算不算追求?肯定算。
渣男团体追求欺骗并推倒更多的女人,算不算追求?当然算。
所以,并不是说,动力本身没问题,动力附着的目标也一定是没问题的。是不是?
我们毕竟是人类,文明的人类。有些东西是我们所反对的,比如杀人越货,偷盗抢劫,等等。
所以,慎重的去选择动力的标的物,是很重要的事情。
接下来说第三个部分。
行为,选择了一个很好的标的物,是不是就一劳永逸了呢?
当然也不是。
某些人追求成为科学家,希望能够探索更多的未知,这肯定是很好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因为这个伟大的追求,行为上,完全不顾家,这又如何说呢?
即便是很好的标的物,也很容易让我们迷失。
追求奥运冠军,算不算很好的目标?当然算。那么,让球,故意输球,这样的行为,违反体育精神,这个怎么说?
所以,很显然,行为,也是重要的。
目标是赚钱,没问题。但是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坑蒙拐骗,算不算问题?
相比之下,追求更多的金钱,是挺容易让人迷失的。比起“为了个人兴趣”,“为了服务于别人”,金钱,不可否认,更容易让人蒙蔽了良心罢了。
我们也不是说金钱不好。而是,我们内心的贪婪,会被放大。
苏菲表达的是一个现象。不是在讲一个什么道理。这个现象就是: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了追求更多的金钱,心中没有服务于别人的心,那么,就很容易掉坑里出不来。
这并不是说,追求金钱是不对的。也不是说,追求更多的金钱是不对的。
你当然可以追求金钱。但是,眼里只有钱,那是危险的。甚至,眼里只想着更多的钱,更多,更多,那是更危险的。童话故事《渔夫和他的妻子》,就是一个典型。
《渔夫和他的妻子》是《格林童话》中一篇著名的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渔夫在大海里捕到了一条具有魔法能力的比目鱼,好心的他把它放回到了大海。但是,渔夫的妻子一次又一次地让渔夫去求那条比目鱼,以满足她无穷无尽的要求。最后,因为她的贪婪,比目鱼收回了一切馈赠。
好的,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心之泳工作室全体同仁,愿意为您的身心健康,贡献出我们的力量。
如果你对系统排列或心灵成长感兴趣,欢迎扫描文末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微信,进群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