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护城河》:活在未来能解决你当下90%的问题

《人生护城河》提到一个重要的理念:活在未来。 

乍一看,觉得与我们常说的“活在当下”有冲突,然而,仔细一想,这实在是个很高明的理念。

“活在当下”提醒我们要全然接纳目前的状态,不要总是想着过去的事或担心将来会发生什么。 

这是一种心态,能帮助我们减少痛苦,让每一天都过得更开心,姑且称之为“道”。

既然有“道”,就一定有“术”。 

如果“道”是让我们摆脱痛苦的心态,那么“术”就是提供一种无需为未来担忧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安排当下的生活。 

这个方法就是“活在未来”,也叫“长线思维”。

即:先想清楚自己将来想达到的目标,然后根据这些目标来决定现在应该做什么。

搞懂了两者的区别,你就会明白:

“活在当下”不是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鼠目寸光、得过且过。

“活在未来”也不是好高骛远,整天做白日梦,或者自己吓自己。

正如《人生护城河》说的:你能想清楚5年的恐惧和希望,你就不会焦虑于当前的恐惧和希望。

当你能想清楚30年的恐惧和希望,你就不会纠结于10年的恐惧和希望。 

你知道你会在什么时候死去,就会珍惜当下的生活。

可以说,“活在未来”能解决你当下90%的问题。

“股神”巴菲特便是具有这种智慧的人。

巴菲特曾提出“护城河理论",讲的是,当企业占领一块市场后,就该思考如何防止竞争者进入、瓜分、抢夺市场,保证自己能持续获利。 

他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挖护城河,形成一个对手不易模仿的优势,一套易守难攻的经营策略,以防止外来者进城,掠夺本属于你的财富。

这种思维和《周易·既济》中的“防患于未然”同出一辙,而 “防”在历史上被视为最高层次,同理,“活在未来”也是。

01.尽量少做看起来有诱惑,却是越走路越窄、越干越不划算的事情。

我们常说,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说明了选择的重要性,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选择。 

我们从一出生,就忙着上学、忙着工作、忙着成家,似乎,只有不断忙碌才显得自己是正常的。

我们没有时间思考自己是谁?我能干什么?我要到哪里去? 

即使有那么一点想法,又很快淹没在各种繁琐里。 

再然后,我们习以为常,认为这大概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反正大家都一样,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却不知,这种习以为常背后藏着巨大的危机。

因为,你只是个被雇佣者,你看不到财务自由的希望,等着每月的工资生活。

你不敢投资自己,因为购买发展兴趣的钱会让你愧疚很久。 

你发狠说:等我涨了工资,一定怎样怎样。

然而,你等来了你的骄傲:涨工资,却还是捉襟见肘,你问:钱去哪了? 

真相是:收入项只有一份,而开支项数不清 。 

你看似选择了“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安安稳稳工作一辈子”这条康庄大路,走到最后,却拥挤不堪、无比凶险。 

《人生护城河》写道:小富即安是财富自由和精神自由的最大敌人。这种规模的钱最具迷惑性,你会受困于这种既得利益,一次次失去突破性发展的机遇。

那么,是时候给“短视”的自己多一种选择了。

请结合“护城河”理论,用长远的目光来审视自己:你最热爱什么?擅长什么?什么是自己能做一辈子的事情?

02.热爱是最大的天赋

2023年12月,80后企业家李想,以700亿人民币财富位列《2023胡润男企业家榜》第43位。

你猜想,他一定出自某所著名大学,然而他并没有进入大学的校门,而是开始研究计算机和网络,并注册运营一个硬件产品垂直网站。 

2004年,他创办了一个汽车垂直媒体平台,于2013年12月,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一年后,李想卸任汽车之家总裁职位,创办理想汽车,再次于2020年7月30日在美国上市。 

拥有如此精彩人生的人,全身上下都充满了智慧,而他的智慧精囊就是:”知道自己内心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自己可以放弃什么,知道自己应对什么承担责任。内心自信,有所为,有所不为。”

而这件“有所为“的事情一定是自己的热爱,因为热爱在,生命就有光。

JK罗琳不顾贫苦,用对写作的热爱,创作了《哈利·波特》系列,她说“你也许可以没有钱,但你不能没有野心,你也许可以没有野心,但不能没有工作,你也许可以没有工作,但不能没有热爱。”

乔布斯也说:“做你热爱的事情,工作将不再是工作。”

几乎所有成功的人都在告诉你:热爱在我们不确定的人生中,给我们永不停歇的流动的答案,使漫长岁月变成漫天星光。 

《人生护城河》说:你若能在没有激励、没有方向的情况下,愿意花120%的力气去完善、去做得更好的事,就是热爱,而这会形成你独特的优势。

03.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许在于八小时之外

你也许会说,我的工作挺好,是自己热爱的,收入不错也很有前景。

那么好,工作之余,你会干什么? 刷手机、看电视还是应付无聊的饭局?

如果是,请你提高警惕。

当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占据了你的时间,你的时间成本在无形中会变大。

判断的方法很简单:把你的月薪折算成时薪。答案会很清楚地摆在你面前。 

时间成本一大,你还能高枕无忧吗?如果不能,请你一定利用工作之余的八小时,为自己争取尽可能多的收入。 

我们至少需要三分收入:

(1)本职工作的收入,用来生活的日常开支。

(2)第二收入,即无关本职工作的收入,用来投资自己,使自己保持持续成长的状态。 获得这一收入的途径有多种,你可以写作,可以拍短视频,可以做自己工作以外还比较擅长的事。 尤其是当今社会,副业的机会比比皆是,只要你留心,不难找到打获得第二收入的途径。 

(3)投资产生的收入,把第一和第二收入富余的钱用来投资,可以在本金不断扩大的基础上保持增速。 当然,前提是把你必须掌握投资的技巧,切不可盲目。

拥有三份收入的好处在于,你不用为其中一份收入的中断而焦虑,这种“切肤之痛”,经历过3年疫情的人都懂。 

你也许会问,难道就不能有丝毫的娱乐时间吗? 并不是,当你真的体会到赚取另外2种收入的乐趣,你就会获得精神的自由。

依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精神自由是所有需求的最高级别,那时,你根本不屑于所谓的娱乐。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聪明人,但是缺有智慧的人,真正有智慧的前提就是,能基于长线思考预期的结果来确定今日的策略。

愿你做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尽力打造自己的人生护城河!

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