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
第一次看到这本童书时,它那有着19世纪英国自然田园气质的封面一下子吸引了我,于是一页页拜读后,我心狂喜:这真是一本好书!生动有趣吸引人自不必说,关键没有一丁点不适宜的语句和表达,没有一丁点不利于儿童心理建设的“超纲内容”,一言以蔽之:好到“天然无纤尘”。尤其是作为核心价值的儿童观和成长观,在字里行间犹如被故事发展的纺锤温柔包裹,时隐时现。其中每一根故事叙述纺线的展开,或正写,或反写,或细描,或渲染,都将本书的价值带向更丰富和深刻的维面,最终也将影响有幸阅读到它的大小读者——是的,它既适合孩子(8岁以上),也特别适合家长朋友们阅读,尤其是妈妈。
一、故事本身的力量
故事的开始是三个孩子生活在伦敦郊外一幢漂亮的红色别墅里,爸爸是公务员,妈妈全心陪伴着他们,温柔、有趣,还会给孩子们写自己编的故事和诗歌。此外,还有很多仆人围绕着孩子们,给与他们无微不至(但有些过度)的照顾。但幸福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打断了。爸爸被两位不速之客带走(以叛国罪的罪名),他们不得不搬离了那幢房子,来到偏远的乡下。仆人没有了,“鸽肉派”(本书主人公之一彼得最爱吃的较奢侈的晚餐)也没有了。妈妈也不再那么有时间陪伴孩子——她不得不靠写故事投稿来养育孩子们。孩子们终日不上学,大多数时间在“三根烟囱”房子(变故后的乡下居住地)周围和附近的铁路玩耍,或者小心翼翼地讨论着他们的家庭变化。但谁说大自然和铁路不是孩子们最好的课堂呢?他们有了比过去更多的自由和摔摔打打的锻炼,又认识了那么多人,有了那么多惊心动魄的历险时刻,因此也得到了更好的成长。最终,因为孩子们一系列美好的品质(热心、爱、善良、勇敢等),“老绅士”推动爸爸的案情被重新调查,水落石出后,爸爸被无罪释放,重新归来。这个故事是沿着“美好、和谐——变故、成长——美好、和谐”这样的“折线”发展的。这个“故事折线”特别符合孩子们无意识中对于一个故事发展的内在期待。从儿童的成长需求而言,历险永远是让他们兴奋地眼睛发亮的事情,而很多的历险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么在阅读中体验“精神的历险”,本身就是孩子们很满足的阅读享受。况且一个有着圆满结局的“历险与成长”,会给予孩子相当大的勇气和确定感。
二、作者的讲述能力
我敢肯定,聪慧的作者伊迪斯·内斯比特早已对孩子们的心理密码洞察秋毫,并不动声色地应用在了故事的写作中。比如写文中火车站的搬运工向小主人公彼得介绍火车制动管的作用时,回忆起一位老妇人误以为这是呼叫餐车的铃,导致火车紧急停车。彼得问当时列车员赶来后说了老妇人什么时,搬运工说:“不知道,不过我打赌,不管说的是什么,反正她一时半会儿忘不了。”这种对白中的俏皮语言很像一个孩子突然做了一个可爱的鬼脸,让人忍俊不禁。此外,作者大量写故事人物的“说”和“做”,主要通过对话、行动来充分的烘托人物形象和性格,推动故事的发展,但鲜有心理描写。这是真正懂孩子的童书。因为从心理发展水平上讲,童年是属于“动词”的。那些我们希冀的教育启迪元素,只有镶嵌在生动的故事里才能更好地完成对孩子的影响。尤其书里有相当多的篇幅是孩子们之间的对话描写,这些对话,基本是三个小主人公之间你来我往的小拌嘴,正是这些笔墨充分的“啰嗦又真实”的对白,浮现在小读者脑海中的人物形象,才会有更浓深的轮廓和更鲜亮的色彩。况且这些平时可能会被呵止的生活小事件,竟然呈现在故事里,孩子们亦会有一种被理解的惊讶和幸福感。还有那些很有时代特色的对自然田园景色的描写,那些让人小心翼翼珍重的自然饰物以及礼物的描写,是紧凑的故事节奏中间的稍息和舒缓,生动之外的补充——关于美,关于人与人之间的爱。
总之本书故事生动有趣,表达富有张力,完全会让孩子们沉浸其中,与书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但精斟细酌后就会发现,它的最珍贵处,还是它对于青少年儿童的精神引领。
三、超越教育意味的成长答案
我细读《铁路边的孩子们》这本书呢,原因是我最近在为女儿筛选童书,力争找出一些适合女儿这个年龄(10岁上下)的,能够给一只脚已经踏入青春期大门的孩子们一些成长引领的童书——而且这种引领决不能是说教的,这对大龄儿童是适得其反的。这本书脱颖而出的原因就是它超越了教育层面,它用个性鲜明的角色塑造和典型的成长故事结构(主角、困境、帮助者),给出青少年儿童面对的——具有普遍性的成长难题和潜意识情结以正向的解决模板,是真正儿童本位的书籍。这在作者那个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儿童文学观。三个孩子都有着人性中特别美好的本质,但每个人性格有异。书中塑造的孩子形象,特别符合心理学家们对于多子女家庭里孩子个性发展的研究学说。伯比作为大女儿,仿佛完全认同和内化了家庭对于长女的期待,在父亲离家不在的日子里,时时处处以母亲角度去考虑问题,尽力操持、平衡着家中的一切,宛如母亲的化身。彼得则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在家庭的特殊时期,收敛了一部分嚣张和任性。他心里考虑和承担的部分,与家庭的谋生有关,与决策和勇气有关。而最小的妹妹,则在故事中处于被保护和引领的角色。
这几个儿童形象,对于小读者而言,无疑有一种“样板作用”。有一些细节,令我特别欣赏。比如,孩子们之间的吵架——尽管是吵架,但语言都很克制。完全不像现在的有些青少年们,可能平时和同学正常说说话、开开玩笑都会有令人惊讶的“脏字”夹杂其中,宛如乱箭齐发,让人猝不及防。我相信这些细节会影响到阅读的孩子。而且书里的小主人公们,面对生活的变故,尽管是在帮助者的帮助下才走出了困境,但作者让帮助者的帮助亦是“果”——之所有拥有帮助者,也来自于小主人公们善良、勇敢、对家人的爱等一系列的美好品质这些“因”。这就意味着,作者有意以结果作为保证,鼓励孩子们学习、珍视那些美好的品德,孩子们的精神无疑就获益良多。这种获益,是孩子内心深处直接从故事中感应到了那种力量和方向。向这样基本围绕着儿童青少年成长中的精神冲突或情结,在故事中用象征、隐喻等方式,深入孩童潜意识层面予以启发和引领,我认为这是上品童书的重要特质,也是童书对于孩子们最大的意义。当然,童书不一定只适合儿童,这是优质童书的另一特质——它超越了年龄的限制。这本书就是如此。从一名妈妈的视角去看,我最大的触动就是它呈现了最佳的儿童家庭生活的状貌。当这一家人生活在富足的红色别墅里时,“妈妈总是和孩子们在一起,随时准备陪他们玩,给他们讲故事……还经常写滑稽的小诗,为孩子们的生日宴会之类的重大场合助兴,比如为刚出生的小猫咪举办洗礼,或是为布娃娃重新装修房子……”这是令人感动的“看见孩子”。不看轻孩子的事,把孩子认为的“大事”一丝不苟的去重视,用艺术的、温暖的行动去践行自己的爱,这些都是滋养孩子生命觉,奠定孩子情感内核的重要行动。尽管后面因为“家里出事了”,家里不再富足,妈妈不再有时间陪伴他们,但也在最大程度上给与孩子最好的抚慰和支持。比如被逼搬家时,妈妈仍然微笑着,给孩子们解释:“现在有一个搬家游戏……”。所有的苦和难,妈妈都用自己强大的承载力稳稳托住,并给予孩子们一定的美化,让孩子们怀着憧憬地心情,活泼泼地去体验和转化遇到的苦和难。这不就是大地一样的妈妈吗?岁月流转中,注视着怀抱里的孩子们,接纳陪伴、冷静承载、隐忍转化,不崩不溃,最终送走寒冬,春天又回到身边。要做一个大地妈妈呀!合上这本书,我对自己默默地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