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真知
0
读,到彼岸
《女士品茶》,一本统计学名著。
作者: 萨尔斯伯格
译者:邱东 等
出版:中国统计出版社
1. 你可能会好奇:一本统计学名著,为啥书名要用“女士品茶”呢?这背后有个故事。剑桥大学的一群教授喝下午茶时,一位女士说:“把茶倒进牛奶,和把牛奶倒进茶里,调出来的茶味道不同。”为了验证是否如此,这群科学家专门设计了个实验。
假设“口味不变”,只改变茶和牛奶的加入顺序,重复试验……从预设结论,到控制变量、重复实验过程,再到分析数据、验证预设。这个流程,包含标准的统计学思路。
2. 如今,统计学被应用在方方面面。为啥公司要设法获取用户数据?为啥浏览信息后会收到各种“猜你喜欢”?为啥天气预报有时会不准…… 所有这些事的背后,都有一只“统计学之手”。
统计学就是通过收集、分析、解读数据,解决现实问题。数据是统计学的“灵魂”。
3. 统计学史上第一次高光时刻——美国经济大萧条。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历经济大萧条。国家情况到底有多糟,没人知道。为了更好地决策,美国政府使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来更准确地了解国家的情况。在政府推动下,抽样调查迅速被应用到其他领域。
4. 统计学史上第二次高光时刻——二战。
“二战”时,统计学在密码破译领域功勋卓著。用统计学破解密码,利用了建模思想。常用方法是:统计加密信息中每个字符出现的频率,把它和实际使用中,不同字母出现的频率作对比,就能猜到它对应的字母。
美国就是利用统计字母频率的方式,破解了日军进攻中途岛的消息,一举扭转战局。
5. 上面两次大规模的“实战”,证明了统计学的价值。统计学中至关重要的两个工具——抽样调查、统计建模,在这两次高光时刻里,被完善和固定下来。统计学从默默无闻的小学科,成为科学研究的基础工具。
6. 在众多学科中,统计学还有一个特殊地位——见证了人类一次重要的认识升级。
之前人们相信“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随着科学发展,人们认识到:世间万物并非是绝对的因果关系,很多结果是随机的。
这个转变的重要标志,就是统计学的兴起:从简单记录数据,变为研究数据出现的概率、分析相关性。统计学逐渐收到重视。
7. 你思考过这个问题没有:人类认识世界,始终存在一个矛盾——世间万物无限,但我们掌握的数据却很有限。这是否意味着人类无法认识世界了?
不。统计学,能解决这个问题。从总体中挑选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用样本的情况,就能有效推测总体的状况。
8. 一个懂统计学的人,和完全不懂的人的区别在于:恰恰是懂的人知道,统计结果可能出错。反而是不懂的人,才认为统计一定要正确。
无论多么严密,统计学提供的只是一个概率。“黑天鹅”事件一定会出现、天气预报很可能不准……懂点儿统计学的人,对变化的宽容度会更高。
9. 当下,统计学正在经历自己的第三次高光时刻——大数据的兴起。
从统计学出发,随着计算机算力的提升,大数据内部分成了两派:一派坚持以经典统计学为基础,另一派则抛开统计实验,依赖算法的力量。两派分歧很大,到底谁代表大数据的未来?一切未知。
10. 同时,统计学也面临重要挑战:统计学的背后,是否存在价值观?
不妨思考几个问题:单纯从数据出发,算不算好的统计研究?为了获取用户数据,能否侵犯用户隐私?是否要迎合用户口味,只推荐他感兴趣的内容……这些都不是统计学本身的问题,但对统计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行,过一生
1.新东方的课程,陪伴,加班。
2.西西弗的时光,重新回归。
3.喜欢那里的调调,再嘈杂,我们仍然可以安心读书。
4.莫文蔚的巡回演唱会,把票给卖了。她不高兴。
5.其实,大人比小孩龌蹉太多,不是吗?
6.她很快好了。我尝试问她为何哭泣?她不说。希望不要给她造成什么不好影响。
7.觉得自己平和了些,或许是听书的效果。
8.一切,感觉要回到无序的原来。千万挺住!
9.在猫树里,我们和一群狂欢的人一起看足球。不懂,但是可以感受气氛。
10.她说,法兰西会赢哈!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