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第一第四章

图片发自简书App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钱穆说

传不习:传字亦有两解。一,师傅之于己。一,已传之于人。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素不讲习而传之,此亦不忘不信,然亦惟反己省察始知。人道本于人心,人心之尽与实以否,有他人所不能知,亦非他人所能强使之者,故必贵于有反己省察之功。

今按:此章当属曾子晚年之言。孟子称曾子为守约,观此章,信矣。盖曾子所反己自尽者,皆依于仁之事,亦即忠恕之极也。

又按:《论语》以有子之言一章次学而章之后,不即次以曾子之言者,嫌为以曾子处有子后。另人巧言章,而以曾子言次之,是有、曾二子之言,皆次孔子言之后,于二子见平等义。

南师说

曾子说,我这个人做学问很简单,每天只用三件事情考察自己。要注意的,他做的是什么学问?“为人谋而不忠乎”替人家做事,是不是忠实?什么是“忠”,古代与后世解释的“忠”稍有不同,古代所谓的“忠”是指对事对人无不尽心的态度——对任何一件事要尽心地做,这叫做“忠”。这个忠字在文字上看,是心在中间,有定见不转移。“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我答应的事如果忘了,就是不忠,对人也不好,误了人家的事。“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是不是言而有信?讲了话都兑现?都做得到?第三点是老师教我如何去作人做事,我真正去实践了没有?曾子说,我只有这三点。我们表面上看这三句话,官样文章很简单,如果每一个人拿了这三点来做,我认为一辈子都没有做到,不过有时候振作一点而已。

曾子这几句话,为什么要摆在这里?严格地说,这些学问不是文学,要以作人做事体会出来,才知道它难,这就是学问。

傅佩荣说

第一段是为人谋,代表替别人做事。譬如我做官,上面有领导;我做事,上面有老板。那么我就要问自己,有没有尽心尽力?“忠”这个字代表尽心尽力,我们称为尽忠,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第二个,是跟朋友交往有没有守信用呢?在儒家里面很强调守信,比如我今天跟你约一件事,将来时间到的时候我就要做到。但是由于从现在答应你到将来实现诺言的时候有一个时间上的落差,这中间可能发生任何事。发生一件事情之后,我以前答应你的事情隔了这段时间去实现的时候不见得恰当。正常情况,说话应该算话,但是环境变了之后,是否是真正的诚信?

第三个,传不习乎。曾参后来是有名的老师,教出很多弟子,有些成就的,所以他的传不习乎是说,我当老师,我教给学生的,自己有没有去实践呢?

人活在世界上很容易主观,什么事情都认为我对的,而没有注意到跟别人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考虑到别人的立场或是别人的肯定。儒家思想的特色就在于说我一个个人不能离开人群,在儒家里面没有关起门来的贤人。你要做贤人,你要做君子,就要打开门跟别人来往。在家里面,与父母兄弟姐妹;到外面,与朋友,与你工作的老板、同事们都要交往,与天下人都有来往的机会。

读后感

每天睡前反省自己白天给自己定的目标,有过则改,学会反思,学会进步。把经典融入生活中。“忠”指内无二心,以道为标准的忠,非愚忠;“传不习乎”,要学而时习,学习永远不能断;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水到渠成就出手,不瞎折腾,最终成为浩然正气,中正,平和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上班的地方,一个新开发的楼盘,还在做外墙装修。第一天上班我围着这个小区走了41圈,没有岗亭,也不能坐下来,广东的...
    来一凡阅读 5,316评论 0 0
  • 大多数时间我总是纠结的,甚至梦中。我时常为自己的人际关系烦恼,当我看到我的好朋友和别人十分要好时,我就非常嫉妒,我...
    找借口阅读 1,716评论 0 0
  • 书香溢满风声来,你我他人不用猜。 有志同道轻声语,谈吐未来乐开怀。
    时木晨阅读 2,924评论 0 0
  • 妈妈, 您时刻都能让我感到你的爱; 在您早早起床为我做饭的时候, 在您耐心开导我所不解的事的时候, 在您...
    安亦年阅读 3,83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