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P43-44
见:意志力挑战就是两个自我的对抗。你正面临什么样的意志力挑战?你如何描述两种相抗衡的想法?冲动的你想要什么?明智的你又想要什么?你可以给冲动的自我起个名字,比如把及时行乐的人叫做“饼干怪兽”,把爱抱怨的人叫做“评论家”,把总是不想开工的人叫做“拖延者”。在他们占上风的时候,你就能意识到他们的存在。这还能帮你唤醒那个明智的自己,唤醒意志力。
感:这就好比是笑来老师讲的注意力的坑,随时观察自己的注意力,看它到底用到了哪里。意识和观察自己在做一件事情时脑子里的另一个想法,激发元认知能力。
思:我正面对的意志力挑战就是学习汉语言。
冲动的自己老会用做这个干什么,又累又枯燥,还不如看电视。
明智的自己知道,写作需要基础,需要了解和建立基础知识。升职和加薪也需要更高的学历来镀金。
行:克服幻想症,迈步行动起来。
所有的成功都是一点一滴脚踏实地前行的出的结果。不要幻想一边吃垃圾食品,一边还能减肥成功。
《自控力》P51-53
见:31岁的米歇尔是电台节目制作人,她总在不停地用电脑或手机查收邮件。这影响了她的工作效率,也让她的男朋友心烦意乱,因为他从来没有得到过她百分之百的注意。
所以,她的意志力挑战就是尽可能少的查看邮件。
第一周的意志力挑战,她甚至都意识不到自己为什么会打开手机或者电脑,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她意识到自己查看邮件只是为了缓解不安,米歇尔及时发现了自己的冲动,并且认识到了冲动的反应,这增强了她的自控力,也让她超额完成了目标。
感:突然想到烟民和酒民们经常会说,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哥喝的不是酒,是空虚。对于这些行为可能是无意识的,也可能是有意识但是却放任了意识才有的行为。
思:是否在我们无意识的做事背后总有一些事并非出自我们的意愿和想法。
我们的大脑是否也像电脑一样,带着一些自动处理的属性。
行:在想吃零食的时候好好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吃。吃过之后会带来那些好处和坏处。
养成凡事多思考,多问自己如果这件事长期持续对自己有那些好处和坏处。
《自控力》P166
见:深入剖析:你的疲惫感是真的吗?
我们总是一感到疲劳就放弃锻炼、对另一半厉言相加、把事情拖到下一秒、选择点比萨而不是做一顿健康的饭菜。可以肯定地说,生存的需要确实会耗尽我们的意志力,我们也不可能要求一个人有完美的自控力。但比起第一次感觉疲劳就放弃,你其实有更多的意志力。下一次你觉得自己“疲惫”得没法自控的时候,试着挑战一下自己,挺过第一波疲惫感。不过,要注意不要训练过度。如果你不断感到能量枯竭,你就需要考虑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筋疲力尽了。
感:中午吃过到饭,想继续看一会书的时候,一阵瞌睡向我袭来,眼睛就快要闭上了,可我明显感觉不累,但眼睛却是真的要闭上了。
思:这是因为哪方面造成的呢?是心理上的还是生理上的,在眼睛快要合起来的时候,心里有两个声音,一个在说闭眼休息一下吧,一个在说,要珍惜这一小会的时间,看会书,该做卡片了。但我明显的知道后者是最重要的,但对前者却有些抗拒不了…
行:今天是因为同事过来取文件才清醒过来的。我应该给今天的这个抗拒不了的瞌睡取名懒宝宝,如果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知道懒宝宝到了需要起身去接杯热水喝或者是去个洗手间。接着开始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
《自控力》P187
见:有时候,我们反而会成为“成功自控”的受害者。我们要思考一下,这整个过程如何削弱了我们的动力,乐观精神如何允许我们放纵自己,为什么觉得自己品德高尚反而是通往罪恶的快速通道。每一次我们都会发现,放弃抵抗是一种选择,而且并非不可避免。了解我们是如何给自己许可的,能让我们学会如何不离正轨。
感:“成功自控的受害者”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真想说太##对了,这就是不知不觉吞下的零食和不自觉看的那些泡沫剧,居然还都是在自己的自控力知道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的,想想真是令人沮丧…
思:那么我为什么会吞下那些零食呢?明明没有那么饿,明明知道哪些食物不健康?当时脑子里是如何想的呢?让我想想,拿我最喜欢的南瓜酥来说吧,好像脑子里有个声音说,去买那个吃吧,吃起来可脆脆,可爽口,可美味了。反正你现在也是闲着(对就给闲找了个吃的借口),等下就要背书了,犒劳犒劳自己…(就是在还未达成的目标找拖延的借口)
突然之间发现,脑子里所有想法实现的结果就是现在的自己(现在的这个成品自己,发现这个现实之后好沮丧啊~)
行:既然脑子里的声音自己能够分辨的出来,那么下一步就是找出让自己发现并慢慢控制自己好想法的方法,并让它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