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文化”的离愁别绪

在我们中国和西方世界古老、传统的历史长河里,知识和文化原本就是一体,具备着一个完整的全面的独立的人格形象。

后来跟随着工业革命和地理大发现的隆隆战舰,强势的力量将商品、金钱、枪炮、贪婪推行到世界每一个角落。知识和文化慢慢分离成性格相反却又互相依存的两个人。

虽然不断地遭遇一波波物质金钱观念和自由平等意识的强烈冲击,但是因为传统价值的延续,文化还是显现出一个男人的特质,有风度涵养。也因为传统伦理的尚存,知识似乎展现出一个女人的特征,好知书达礼。

男人与女人结合,组成了一个家庭。这个家庭的和睦、幸福与繁衍取决于彼此的付出和承担。

而到了一百年前,或者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这个由知识和文化组成的家庭,出现了莫大的裂痕,产生了无法沟通、不可调和的矛盾。

知识粉墨登场,反串演起了家里强势的男人形象,却把文化藐视为生活能力低下的家里的女佣。这阴阳的颠倒着实就像台子上的演戏一样,倏然进入了剧情反转的情节。

在互联网及市场经济覆盖全球的今天,知识与文化已经相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甚至到了势如水火的地步。曲散人终离,各奔尔东西。

文化虽然依然是文化,但是我们纯正的传统文化,以及西方古老的宗教文明,逐渐淡出了人类的家庭,隐没在人们的视野,退出了世界的舞台。

不过,再涂脂抹粉、再招摇撞骗、再装腔作势、再鼓噪喧嚣的意识形态,也无法予以更换、无法予以取代。

再看此时虚荣的知识,却走上了一条遥迢不归路。单独使用试管繁殖了偌大的一个群体:近在咫尺的社交媒体,麻木冷漠的水泥森林,爆炸冲击波样的信息传递,眼花缭乱的时尚服装,同志般缠绵缱绻的手机伴侣。

可是,知识名符其实的成为了单亲家庭。我不是对单亲家庭存有偏见。我是说知识相对于过去的历史,失去了一个家庭的环境和氛围。而相对于我们遥远的祖先,可怜的知识呈现出了半拉人的形象。

到底是什么原因,到底是什么力量,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怎么成了没有文化的知识,我们怎么成了如此孤独和落寞的单个蛋白体,我们怎么成了不再生气勃勃、生机盎然的半拉人。

是,我们是现代人,我们穿戴着涵养和文明的外衣。我们有知识,并且以此来改变着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

可是我们没有祖国,没有族群,没有家,没有真正的自我。

我们的夜晚没有月光,我们的白天没有太阳。

我们领着没有爹的孩子踉跄而行。没有表情,没有思想,没有明天和未来。

为什么我们眼里常含泪水,因为从我们内心深处流淌的泪水里有生命的盐。

多么咸涩,多少苦难。

在苦中,在咸里,在挣扎里,在坚定中,在经受盐的盥洗和洁净之后,我们却终于看到那无边的蔚蓝的海。

也许如此,我们的生活能够沉稳下来,我们的生命能够升华上去,我们能够知道我们家的另一半其实是文化。

与传统文化复合,才能找到自我,才能回归自己的家……​​​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看完加缪的《局外人》之后,趴在桌上睡了一整个中午。 如果不是妈妈早上催得太急,应该不会忘记书包里还没放...
    时趣虫阅读 1,924评论 0 1
  • 姐妹之间, 总会有一个特别勤劳的 总会有一个特别懒的 总会有一个经常惹父母生气的 总会有一个把责骂揽到自己身上的 ...
    逗号君阅读 3,954评论 0 0
  • 我想要 造就一片草原 需一株青草 一只彩蝶。 一株青草 一只彩蝶 再加上 我的白日梦! 二零一七年五月十八日
    轻狂书生1阅读 1,209评论 0 1
  • 第一章 一个逃兵 民国时期,一个小青年被国民党抓走,从鲁西北辗转来到烟台,已经成为一名团级干部。听说鬼子要来了,他...
    小弄feel阅读 3,064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