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心理学把幸福定义为是一种情绪,同样,焦虑、抑郁、愤怒、恐惧、嫉妒等也是情绪,这些情绪会让幸福感流失。幸福心理学的作用就是要阻止或者减少幸福感的流失。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幸福感与高学历、高收入、年轻美貌、婚姻、甚至日照时间有关。在中国我们更看重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和温暖的社会支持,这也是儒家的核心理念——仁。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幸福的思想来源。
幸福是一种行动,也是一种认知,幸福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完全取决于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渴望和对幸福的解读,甚至有人认为幸福是一种幻觉。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对于幸福的定义。
人具有社会属性,每个人都生活在关系中。记得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幸福取决于我们和身边的三五个人的关系。对于成年人来说是我们的父母,伴侣,朋友和同事,对于孩子而言是父母,老师和同学。
当我们能理顺一段关系,与世界,与他人,与自己建立顺畅的连接时,爱的能量就打开了。生命的圆满和幸福就这样进入并充满我们的人生。
今晚在绽放最好的自己成长营中我们分享了,如何自我敞开坚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感受和体验?不是含糊隐忍,不是咄咄逼人,而是顾及自我的需求,同时照顾他人的感受。
如果在表达需求时感受到了对方的情绪,及时停下来换挡倾听,让对方先宣泄情绪,然后再继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目的是达成共识,满足自己的需求。
当我们持续觉察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并及时满足自己的需求与内在保持连接时,我们的内心是丰盈绽放的,不会因为需求没有被看见或者被满足而空虚匮乏,委曲求全甚至抱怨愤怒。这些不好的感受会让我们的幸福感流失。
持续的幸福除了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亲朋好友的关怀,还有我们内在的一份平和宁静。曾经有一位朋友说,道理一箩筐,但苦于做不到而心生抑郁。这是生而为人的共性,但是我们可以做出一些具体的行动。
比如做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有价值感的事情,我现在做的事情,读书、散步、静坐、抄经、做公益、置身大自然、甚至是用心聆听一个鲜活生命的诉求…每一件事都会让我内心平静,也期待你去发现你的热爱,持续做你热爱的事。
关于作者:
生命是一趟旅程,我们相互照亮。我是花开幸福主理人,心理科普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疗愈系心灵成长博主,身心灵整合发展践行者。发心支持10000个人的心灵成长,我们一起向善、向内、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