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像是天空也在为这个夜晚伴奏。陈明坐在书桌前,手中捏着一封泛黄的信,指尖轻抚过那些已经有些模糊的字迹。
这封信,他写了整整二十年,却始终没有寄出。
“小雅,展信欢。”
开头的五个字,他写了又划,划了又写,不知重复了多少次。那时他们都还年轻,他笨拙地不知道如何表达内心深处汹涌的情感。
“今天在图书馆看到你低头看书的样子,阳光恰好落在你的发梢,我想起了春天初开的花。我站在书架后看了你很久,却没有勇气上前说一句话。”
陈明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那年他二十二岁,小雅二十一,都是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他记得那次图书馆相遇后,他故意每天同一时间出现在那里,只为了能多看她一眼。
“我知道你最喜欢靠窗的位置,喜欢在咖啡里加一点奶不加糖,看的书总是包着书皮,不知道是因为爱惜书,还是不想让别人知道你在读什么。”
他停顿了一下,眼神飘向窗外。雨下得更大了,敲打着玻璃,像是要唤醒那些沉睡的回忆。
“我原本打算今天向你表白,排练了无数次该说什么,甚至还写了张纸条以防万一。可是当你真的向我走来,我却只能笨拙地让路,假装整理书架上的书。回来后我懊悔了很久,骂自己是个懦夫。”
陈明轻轻叹了口气。那些年错过的何止是这一次机会?毕业后各奔东西,他去了北方,小雅留在了南方。距离让本就脆弱的联系彻底断裂。
信写到这里戛然而止,后面的几页不知所踪。陈明只记得自己当时写了又撕,撕了又写,总是不满意,总觉得词不达意。
二十年过去了,这封信一直跟随着他,从北到南,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出租屋到另一个出租屋。它被藏在箱底,像是藏着一个不敢触碰的秘密。
直到上周,他在大学同学群里偶然看到消息:小雅病了,很严重。
那一刻,陈明感觉自己心脏突然停了一拍。他翻箱倒柜找出这封信,决定完成它,然后寄出去。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二十年后的字迹与二十年前的相遇,墨色新旧分明,仿佛时光的注脚。
“亲爱的小雅,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一定会鼓起勇气对你说出那句话。可惜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我们各自走过了二十年的人生路,我知道现在说这些可能已经太迟,但我只是不想让这些话永远埋藏在心底。”
陈明的笔停顿了一下,一滴眼泪落在纸上,晕开了一小片墨迹。
“我不是要打扰你的生活,只是想告诉你,曾经有一个人,那样纯粹地爱过你。这份爱不是占有,而是祝福。祝你健康,祝你快乐,祝你在没有我的世界里,一切安好。”
署名处,他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小心翼翼地将信纸折好,装入信封。
第二天清晨,雨过天晴。陈明站在邮筒前,手里握着那封信,反复看着已经写好的地址——那是小雅父母家的地址,他不知道她是否还住在那里。
最终,他将信投了进去,听到那一声轻轻的落底声,像是心里有什么东西终于放下了。
一个月后,陈明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
“是陈明吗?我是小雅。”电话那端的声音柔和而熟悉,仿佛穿越了二十年时光而来。
他们聊了很久,从近况到回忆,从健康到生活。小雅告诉他,信她收到了,是母亲转交给她的。
“我也有一件事没有告诉你,”小雅轻声说,“大学时,我也经常去图书馆,不是为了看书,而是为了能看到你。我也曾写过一封没有寄出的信。”
陈明握着电话,久久说不出话来。
窗外,阳光正好,一如二十年前图书馆里的那个午后。
有些爱,即使迟到了二十年,依然能找到它的归途。